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推书222】(tuishu222),首页回复数字4515,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副标题: 熊太行说“三言”
作者: 熊太行
内容简介:
熊太行说“三言”,说的是古人的故事,却仿佛能看到我们自己。因为这些故事里的人物,本来就是你,是我,是芸芸众生。
“三言”描绘的是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故事里的人物,追求富贵,向往爱情,维护社会正义,讲究知恩图报……这些故事里,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熊太行说“三言”,选的是和当下人们生活、情感、心理有某些共通之处的经典篇目,讨论人心、世道、家庭、职场、生活、人际关系、熟人社会等复杂而微妙的话题,注入强烈的现实感。从古人的世界里,看到当代人的影子,熊太行的解读,能让人们在内心产生共鸣。
试读
南宋绍兴年间,福州威武军有个秀才叫吴洪。吴秀才来临安府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他身上路费不多,就在临安府开了一个小学堂,教孩子们念书。
“也罪过那街上人家,都把孩儿们与他教训,颇自有些趱足。”
之前有朋友跟我说,“三言”半文半白,看不懂。
其实“三言”是明朝的浅近白话,语法和我们今天的现代文很像。
民国时候白话文写得好的大高手,都是熟读《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和三言二拍的人。
“罪过”,其实不是说家长们瞎眼,把孩子送来给吴洪辅导,而是“多亏”的意思。
吴秀才一个福建人,在临安这种一线城市能办小学堂,可见他的官话不错,学问也扎实,所以他“颇自有些趱足”,就是存了点钱。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三年后再考一次,希望能够获取功名。
邻居们都尊称他为“吴教授”。《水浒传》里,吴用也被人这么称呼过,“教授”就是“老师”的意思,不是今天的职称。
王妈妈
有一天,吴老师在课堂里教书,听见青布帘子上的铃铛响,有个老太太挑帘子进来了。
你看,自古至今的市井生活都差不多。今天的小超市、便利店,你一推门,有个粗制滥造的玩具熊猫用诡异的女声说“欢迎光临”,这就是没有前台的小店的常用做法。
吴老师一看,这个老太太不是家长,是半年前住隔壁的王婆。王妈妈是个职业媒婆,人送外号叫“撮合山”,意思是说两座山都能给撮合到一起,专治各种顽固性单身疾病。
吴老师是个文化人,赶紧跟王婆打招呼:“多时不见,婆婆如今在哪里住呀?”
跟前任邻居打招呼就是这样的:“您现在跟哪儿住呢?”
别管他搬去哪儿,你都可以恭维一下他的选择。
好比他说:“我现在住天通苑。”
“那地方可好啊,都是大户型!您这下可是改善型居住了。”
“没有没有,也就买了个三居室!嘿嘿嘿。”
人家乐意听,是不是?
其实你也知道,那地方人口密度太大,五号线每天早上都能挤死人,但是我们中国人,就是喜欢挑别人爱听的话说,人家心里是寒的,你说完了,就变成暖的了。这就是寒暄。
王婆说:“我现在钱塘门里城墙边上住。”
吴老师说:“婆婆高寿?”
这也是对长者的恭维,长者说个年纪,你说“不像,不像,您显得年轻”,老年人心里高兴。
王婆说:“七十五啦,吴老师您青春多少呀?”
“小子二十有二。”
这就是奶奶和孙子的年纪差了。
王婆说:“啊呀,那可不像,我看你像三十多岁的人了,想来是每天教孩子比较费心吧。”
其实,评价读书人,你说他老成是恭维,你说他显老,他肯定不爱听。
就像程序员,你说他“资深”,他开心,你说他头秃,那他就不舒服。
上来先给你一个巴掌,按照今天时髦的话说,这算PUA,死命贬低你,你就容易听他的。
但是人家王婆立刻就给你一个枣儿:“依老媳妇愚见,也少不得一个小娘子相伴。”
看这句话,直接能击中吴老师的灵魂!古代这种需要口才的行业,人人都是语言大师。
吴老师说:“我这里也托人打听过几次,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于是王婆就说出了女方的条件。
女神
王婆说的这个人条件极好:一千贯钱房卧,带一个从嫁,又好人材,却有一床乐器都会,又写得算得,又是大官府第出身。
解释一下:这个女子有一千贯的陪嫁,有个一起嫁过来的丫头,长得很好看,会弹古琴。
“一床乐器”里的床,指的是安放琴的架子。
这个女子是弹古琴的,说明是个风雅人,跟木鱼、沙锤的演奏者自然是有区别的。
写得,算得,你要跟她开个店,她能记账,管账,这就是技能点。
,就是厉害的意思。人家有官府背景,在大户人家工作过。
南宋年间,很多姑娘都会在各种官府里打工,当养娘,给自己攒出嫁妆来。这些姑娘外嫁的时候,夫君收获的可能还有大户人家的社会关系。
疑点
像这等好条件的姑娘,一般也不会看上小学教员吴洪,所以吴老师听了,有点将信将疑。
王婆继续解释:“好教教授得知,这个小娘子,从秦太师府三通判位下出来,两个月里头不知放了多少帖子。有省、部、院里当职事的来说亲,也有内诸司当差的来说亲,也曾有门面铺席人来说亲。只是高来不成,低来不就。”
好的中介,都是会早早把缺点告诉你的,王婆就是这样的人。
“三通判位下”,这里“三”是排行,“位下”是尊称,相当于“阁下”。小娘子以前是秦桧府里三通判的妾。
宋代的通判是州一级的监察官,地市级干部,这个通判是秦桧府里的属官,虽然级别不高,但是权力很大。
小娘子什么原因从府里出来,王婆没有细说,但常见的缘故,是嫡妻不容。
正妻不容的女子啊,长得都好看。
有的人盯着的是她的社会关系,比如那些当职事的,就是想着要靠这些关系升官、走门路。
内诸司当差的,有的是武选官,但更多指的是宦官,宦官娶亲,那就是看中小娘子的才艺,会弹琴最有用。
还有的就是做生意开铺子的,那主要是看小娘子能写会算,有很高的役用价值。
这些人家都不错,但是王婆解释了小娘子不愿意的原因:“我只要嫁个读书官人。”
读书人清贫一点,但是教辅行业从来没有饿死过人。教书先生毕竟是秀才,免税免役,如果中了举人和进士,那就还有官运在等着,所以小娘子要嫁读书人。其实女方考虑的就是:好好过日子,做长久夫妻。
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