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其主之声》斯坦尼斯瓦夫·莱姆-pdf,txt,mobi,kindle,epub电子版书免费百度云百度网盘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推书222】(tuishu222),首页回复数字4459,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推荐:豆瓣评分高达9.0的一本书

今日推荐《其主之声》

作者: [波]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豆瓣评分:9.0

刘慈欣,梁文道,吴岩,安东尼•伯吉斯,库尔特•冯内古特……等重磅推荐。

这本书讲了什么?

1.机缘巧合之下,科学家发现了来自外太空的一封中微子信件,也许这正是智慧生物的象征。我们不知道发信人是谁,该如何解读这封信的内容呢?如果我们甚至无法确定是否存在发信人呢?《其主之声》围绕谜团展开的故事,与未知的较量,激发了对世界本质、人类本性和生命为何存在缺陷等基本问题的思考。

2.把所谓的‘信’作为整体来解读并没有成功,只解读了它的‘碎片’——‘蛙卵’就是从这些碎片中诞生的。这说明‘信’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只存在于想象之中。‘蛙卵’只是对中微子流中固有信息提取的结果,这些信息当然可以被我们利用来做些什么。通过‘两个世界之间的裂缝’,也就是垂死宇宙和新生宇宙之间的裂缝,迸发出一个中微子辐射球,它像肥皂泡一样鼓起来;这束波有足够的能量使下一个宇宙‘膨胀’,而波前充满了从已结束的阶段继承下来的信息。

3.世像一片永恒坟墓,时冷时热,这样的星象图景或许不合那种高级文明的心意,因此,他们可能会着手通过适当的天体工程来改变其面貌。这个文明会为终将到来的灭绝做准备,他们可以给一颗恒星或一套恒星系统“编写程序”,从根本上改变该系统的能量学状态,把它变成一台准备发射的中微子激光器——或者,更确切地说,只有当引力的张量、温度、压力等参数超过特定最大值时,只有当这个给定宇宙的物理学本身开始崩溃时,它才会变成这样的激光器。

4.然后,这个垂死的星座将完全转化成一道黑色中微子闪光——它以最大的精度和细致程度编程,被“触发”后将释放其累积的全部能量。作为辐射中最有力、最具惯性的一种,这束单调的中微子波不仅会成为宇宙消亡的丧钟,同时也会成为下一阶段的种子,因为它将参与新的基本粒子的形成过程。此外,“印在恒星上”的指令将具有“亲生性”——能增加生命诞生的机会。

5.于是,在这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里,“恒星代码”从之前的宇宙被发送到我们的宇宙中。因此,发信者至少已经逝去三百亿年了。他们把“消息”调制得如此之好,甚至能让它在宇宙毁灭的时候幸存下来;他们的信息与随后的创造过程融合在一起,启动了行星上的生命进化。我们也是他们的孩子……

6.“信号”根本不是一封“信”;它的“赐予生命”的属性并不是相对于“内容”的另一个方面。只是我们按照自己的习惯,总想把无法分割的东西分割开。那束信号——或者更确切地说,那束有因可循的脉冲——首先对重新复苏的宇宙物质进行“调谐”,目的是让新产生的粒子具有理想的性质(当然是那个文明的“理想”)。当天体开始形成,行星也开始形成的时候,其他结构特征变得“活跃”了,脉冲一开始就具备这些特征,但直到现在终于有了“收信者”;直到这时,信号才开始展现其协助生命诞生的能力。与指导、控制物质基本组成部分的形成相比,增加大分子生存的总体机会要更“容易”一些,所以我们只发现了第二种“促进生命”的效果,并认为它是独立的、“非语义的”;而对于第一种效应,也就是促进创造原子的效应,我们称之为“信”。

7.我们没有读懂“信”,因为对人类而言,以我们的物理学和化学知识,想完全破解它是不可能的。然而,根据脉冲中记录的知识片段,我们找到了一份“蛙卵”的配方!因此,信号的作用是指导和管理,而不是告知信息;它是发送给宇宙的,而不是写给任何生物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研究信号本身——就像我们研究“蛙卵”一样——来丰富我们的知识。

作者其人:

为什么会有莱姆这样的人呢?他是20世纪波兰最杰出的作家之一,甚至也可以说是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家。他的文学才华和智慧,以及他戏剧般的人生,共同铸就了这位奇才。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残酷地摧折了他的青春。有着犹太家庭背景的他,被迫隐姓埋名,改变身份,做起了焊工。1945年后,当发现家里已无以为继的时候,他正式踏上了写作的道路。在战后的1946年至1949年间,莱姆发表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曾在雅盖隆大学学习医学。尽管没有完成学业,但在与教授和同学的对话中,莱姆提出了最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贯穿在他今后的作品当中:人与机器的边界在哪里?人可以“从原子中”构建出来吗?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标准究竟在哪里?

莱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做的各种预测和直觉判断已成为当代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他的作品最发人深省的并非物质与技术层面的想象,而是道德层面上的深刻思考:人的创造力能够达到何种地步?机器权限的边界在哪里?在一个机器和人类共同存在的世界里,道德的标杆将会是怎样?这些都是我们在当今文明技术发展的同时要去寻找的答案。

莱姆怀着好奇和从容之心看待未来。作为一名卓越的未来学家,他能够猜想到在不久的将来,等待人类的是什么。这也是他的作品值得一再回味的原因。许多作品尽管写作于几十年前,但在今时今日依然能凸显出它们的时代前瞻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