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推书222】(tuishu222),首页回复数字4392,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内容简介
化身为帕洛马尔的卡尔维诺,将他对世界的最后沉思,掩映在叙述中,穿透了人生的全部经验,小说出版一年后,因卡尔维诺溘然长逝而成为绝响。
帕洛马尔先生决定今后他要装做已经死了,看看世界没有他时会是什么样。一段时间以来,他发现他与世界的关系不像从前那样了。如果说从前他好像期待过世界给予他什么,世界也好像期待过从他那里得到什么,那么现在他已经记不清他们相互都期待过什么(好事或坏事),也记不清为什么他由于这种期待曾经长期烦躁不安。
既然帕洛马尔先生现在已不再要求世界给予他什么,他的心情应该感到轻松,而且应该发觉世界也因此而感到轻松,因为世界已不再需要关心他了。但是,恰恰是希望感到轻松的这种心情使帕洛马尔先生感到不安。
帕洛马尔已经从思索自己的死亡转向考虑人类最后的幸存者或者叫做人类的后继者、继承者的灭绝:来自其他星球的探险家在荒芜而凄凉的地球上着陆,解译金字塔石刻上和电子计算机穿好孔的纸带上保存下来的遗迹,于是人类的智慧又复活了,并在宇宙中传播。传播呀,传播,当它的物质基础渐渐耗尽,变成一股热能,或者它的原子凝结成一种不能活动的结构时,人类智慧在宇宙空间中消失的时刻就到来了。
帕洛马尔心想:“如果时间也有尽头,那么时间也可以一个瞬间一个瞬间地加以描述,而每一瞬间被描述时都会无限膨胀,变得漫无边际。”
作者简介
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是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每一部都达到极高的水准,表现了时代,更超越了时代。他于1985年猝然逝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影响与日俱增,他的创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试读
眼睛与行星
帕洛马尔先生听说,今年整个四月份都可以用肉眼看到三个外行星相“冲”(因此他也可以看到,虽然他近视且带散光),就是说整个夜晚都可以同时看到它们。他便急急忙忙走到阳台上。
一轮望月把天空照得通亮。火星风风火火地向前迈进,虽然它离明镜似的月球很近,但白色的月光压不住它那深黄色的光辉。它的光辉不同于任何其他星星发出的黄色光辉,它黄得发红,在你凝视的瞬间还真能看到它发出的红光呢。
眼睛往下看,在想象中向偏东方向划一弧线,把轩辕十四与角宿一这两颗星星连接起来(角宿一这时几乎看不见),便可清楚看到土星,它发出的光苍白;再往下,喏,那便是木星,这是它最亮的时候,光辉黄而透绿。附近其他星星都显得黯淡,除了位于东方略靠上方的大角星,它以一种傲慢的姿态散发着光芒。
为了充分观察这次三个行星相冲的现象,必须弄个天文望远镜。帕洛马尔先生,也许因为他的名字与那个著名的天文台的名字相同,在天文学界有些朋友,从他们那里借得一个一百五十毫米的天文望远镜,就是说这个望远镜对从事科学研究来说太小,但与他那副眼镜相比却有天壤之别。
举例说吧,用这个望远镜看火星,火星就显得比用肉眼看时更加烦躁不安,仿佛它有许多事情要告诉人们,而人们只能了解其中很小一部分,就像听到一篇含糊不清且断断续续的讲话。火星周围有圈红色光环;调节望远镜的焦距,可以使它的形象稳定,并看清它下部的冰冻表层;火星表面的阴影时隐时现,好像是一块块云朵,又好像是大片云层中出现了缝隙。有块阴影,不论形状还是位置都像澳大利亚。帕洛马尔先生发现,他焦距对得越准,那块澳大利亚就看得越清楚。但是,他同时也发现,原来他仿佛已经看到或他本来应该看到的其他东西,现在却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总而言之,帕洛马尔先生觉得,自斯基亚帕雷利 [1] 以来,许多人曾广泛议论过的火星,之所以有时令人神往,有时令人失望,其原因就是它像个性格怪僻的人,很难同它建立关系(除非这些难以共处的性格都来自于帕洛马尔先生:他枉费心机躲到这些宇宙体之间,借以逃避主观性)。
他与土星的关系截然相反。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土星的人都会感到激动:啊,那么明净,那么洁白,轮廓清晰,光环清楚;一条条平行的浅色斑马纹布满土星表面;在光环与土星外缘之间隔着一道光线略暗的界线。帕洛马尔先生的这个天文望远镜只能看到土星的这种几何形状,看不到其他细节。但是,距离遥远的感觉却不会因使用望远镜而减弱,反而会比用肉眼观察时更加强烈了。
天空中有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物体在运行,它的形状既简单又规则,和谐一致,达到了神奇的程度,使帕洛马尔先生感到赏心悦目。
“如果从前能像我现在这样看到土星,”帕洛马尔先生想道,“我们的祖先一定会以为看到了柏拉图式的天空,看到了欧几里得假设的非物质空间;可是这种形象鬼使神差来到我的眼里,我却担心它太完美了,完美得不符合实际,觉得它太符合我的想象了,恐怕它并非真实的宇宙。也许正是因为我们太不信任我们的感觉了,我们才在这个宇宙中感到不舒适。也许我应该给自己确定这样一个座右铭:坚持自己所见吧。”
现在他觉得土星的光环在微微颤动,或者说土星在光环内移动,土星和光环都在转动。其实这是帕洛马尔先生的头在移动,他不得不转动脖颈把目光送入望远镜的镜筒内。他正小心翼翼地进行辨别,想弄清楚这种感觉是出于自己的想象呢,还是客观事实所致。
土星的运动实际上就是如此。“旅行者二号”发射之后,帕洛马尔先生没有放过一篇有关土星光环的文章:什么光环是由细小的尘埃组成的呀,是由冰晶块组成的呀;什么光环与光环之间存在空隙,其中有许多卫星在运行,卫星将那里的物质清扫干净或吸附在自己周围,就像猎狗围着羊群奔跑,保障羊群不散失那样。他读过的有些文章说,土星光环是由许多光环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后来又说这些很细很细的光环并非交织在一起;另有一些文章说发现了辐状的暗纹,后来又被确定为由冰晶结成的云层。但是,所有这些新的知识都不否认土星的这一基本形状,它与卡西尼 [2] 1676年首先看到的形状毫无差别。卡西尼还发现了土星光环的缝隙,这被称为卡西尼环缝。
像帕洛马尔先生这样勤奋的人,遇上这种事情自然会事先查阅百科辞典和各种书籍。这颗百看不厌的土星,现在在他的眼里仍像首次被发现时那样充满魅力,也使他为伽利略感到惋惜。伽利略使用的望远镜由于聚焦不准,得到的是一种非常模糊的印象,仿佛土星是个三联体,是个圆球带两个把手;等他接近发现土星的形状时,他的视力坏了,一切都变成了黑暗。
盯着一个发光体看得时间过长,会使视力疲劳。帕洛马尔先生闭上眼睛,然后转而观察木星。
木星的体积巨大但并不显得笨拙,它那两道光环宛如一条淡蓝色的绣花围巾。木星大气的风云绘出了一幅井井有条的、宁静的、十分得体的图画。然而,这颗行星最豪华的东西却是它那些光芒四射的卫星。现在这四颗卫星均处于一条斜线上,宛如一根镶满珠宝的国王权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