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推书222,看更多读书笔记,书摘和读后感。
【推书222】一个专业推荐各种书籍的公众号,推荐的这些书都绝对当得起你书架上的一席之地!总有些书是你一生中不想错过的!
《心智突围》读书笔记,《心智突围》书摘,《心智突围》读后感
重塑心智的三种心态
人生漫长,踩过几个坑,遭遇几次不公,碰见几个人渣,再正常不过了,关键是你在面对人生低谷的时候,抱持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态:是继续踩坑,还是爬出泥沼?是自怨自艾,还是适应环境?是受伤之后的自怜,还是认清真相之后的自省?
要塑造一种直面逆境的心智模式,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拥有正确的心态。什么叫心态?心态就是你为人处世看待事情的态度。人往往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而是被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所困。
在低谷期越能够处事不惊,从容应对,就越能够突破自己,成就人生的新高度。就像弹簧一样,被压迫得越厉害,到达的低点越低,反弹的动力也就越强。在人生的高光时刻,我们可以尽情欢愉,而在人生的低谷时刻,我们则要拥有正确的心态,为自己的未来积蓄势能。
心态一:当下不杂
处于人生低谷,最容易发生的状况就是内心五味杂陈,各种情绪肆意滋生。
凭什么要针对我?为什么运气这么差?为什么倒霉事都发生在我身上?
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让你无法面对过去的遭遇,不肯承认自己已经身处深渊。可是这样的挣扎不仅毫无用处,反而更加让人心烦意乱,无法前进一寸。
曾国藩曾有一句箴言:“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往不恋。”所谓当下不杂,就是在遇到事儿的时候,该干吗干吗。倒霉了,失恋了,被裁了,有的人可能要连续十天半个月才能缓过劲来,期间浑浑噩噩,死气沉沉。当下不杂的人,可能也需要花个十几分钟处理好自己的惶恐和失望,但更重要的是,他会跟自己对话,安抚自己的情绪,他会理性思考,做好计划应对困境,然后继续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自律地生活,这才算是真正地管理好自己。
在面对低谷的时候,真正能够打破僵局的人,都有一种当下不杂的心态,他拥有一种稳定下来的能力,不会被负面经验和情绪所牵绊。
心态二:事上磨炼
一个人在一帆风顺的时候,总是对自己充满自信,感觉凡事都能处理得当,独当一面,但是真要遇上点事儿,我们往往就会发现自己定力不够,手忙脚乱。
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有个困惑:静坐用功,觉得此心异常强大,甚至想着如果遇到某某事,必能轻松解决,可一遇事就懵了,真是烦躁。王阳明对陆澄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所谓“事上磨”,就是人要在行动的过程中,磨炼自己的心智和能力。拥有“事上磨”心态的人,总是能够在人生低谷的时候看到希望,能够把当前的困境当作一次个人成长的机会。
一旦有了“事上磨”的心态,我们就能够找到提升自己的机会,很快走出低谷,化悲痛为力量。如果面对艰难,我们选择的回应方式是逃避,得过且过,那么我们肯定会在之后的工作生活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同样的问题,因为我们并没有解决生活给我们安排的难题。相反,如果你能从问题中发现生活的另一层意义,愿意用当下的困境来磨炼自己,你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心态三:积极主动
当你来到一家新公司,大家分工不明确,而你觉得自己在职位和能力上,可以担任项目经理的角色,你会怎么做?是等着老板发现你的才能,还是积极主动地去跟老板谈谈自己的想法?
现实中很多人会选择前者,因为我们习惯性地认为主动争取是一件出风头的事情,害怕别人评判自己。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我们很多人不敢前进一步,就是因为害怕失败。
一旦找到了生活困境中积极的一面,我们就应该主动采取行动,而不是停滞在过度的思考中。只有行动起来,我们才能真正地改变现状。有个学心理学的人分享过一个他克服失眠的方法。他每次失眠之后根本就不焦虑,反而对自己说:“这下太好了,我又有时间可以学习了,干脆在睡不着的时候看看书,增加一点学识。”然后,他就会起身倚靠着床头,拿起一本书来读。由于内心放松,过了一二十分钟睡意就来了,很快就能安然入睡。在面对问题时选择积极主动的心态,不仅让他的失眠得到了缓解,还让他有时间阅读。
在你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如何维持你的高光时刻,而是如何面对你的低谷。毕竟人生的起起伏伏是必然的,关键是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让人生曲线的低点不断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