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推书222,看更多读书笔记,书摘和读后感。
【推书222】一个专业推荐各种书籍的公众号,推荐的这些书都绝对当得起你书架上的一席之地!总有些书是你一生中不想错过的!
《福格行为模型》读书笔记,《福格行为模型》书摘,《福格行为模型》读后感
培养习惯的关键就是简单,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个人生活。我在数百万人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中发现了一个清晰的模式:大物始于小。
我鼓励人们将这种模式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大物始于小,培养习惯也是同样的道理——从小处和简单着手。习惯成自然,就会深植于生活,并自发成长。
微习惯策略不仅仅能用来培养习惯,它几乎没有限制。很多糟糕的家庭关系和职场事故之所以会发生,往往就是因为人们误以为动机是改变行为的关键。但现在你已经知道,简单才有可能彻底改变行为。
入门步骤也可以在不需要养成习惯的事情上发挥奇效。
降低行动的门槛,可以让大脑活跃起来。写下电话号码并非难事,我觉得自己能够做到。一旦我这样做了,就朝着做出完整的行为迈出了关键一步,于是接下来,我拿起手机拨出了电话号码。请想一想,每天有多少事情占据你的大脑,这未免太令人精神疲惫。迈出第一步,无论多么微小,都能让大脑活跃起来。完成任务不仅有助于增强信心,而且能让完成完整行为的动机高涨。
没有提示,
行为就不会发生,
提示就是在对你说:
“现在就行动。”
提示是生活中的隐形驱动力。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数百个提示,却极少留意到它们,而是直接采取行动。绿灯亮起,你会踩下油门;超市里如果有人递给你一小块试吃奶酪,也许你会毫不犹豫地接过来;电脑上弹出新邮件提示消息,也许你会立刻点击并打开它。有些提示是自然存在的,比如,雨滴落在身上时,你会打开雨伞;有些提示是人为设计的,比如,烟雾报警器响起,你立刻开窗通风,并跑到厨房抢救出忘在烤箱里的比萨。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设计的,提示都在告诉你:“现在要做这件事。”
提示,是行为发生的决定性要素;没有提示,行为就不会发生。
既有动力又有能力的时候,人们会对提示做出可靠的回应,正因如此,适时提示的力量才会如此强大。擅长撰写亮眼标题的写手和打造手机App的设计师们都明白这个道理。大多数人都无法抗拒地想去点击App上的红色数字,它们就是被刻意设计出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并促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广告商也很深谙这个道理,只要把提示和某个动机元素结合在一起(如“点击此处参与抽奖”),人们做出回应的概率就会大幅增加。
反之,没有提示,即便你的动机和能力都很高也没用。你可能想将上个星期下载的冥想App利用起来,但由于没有收到提示,所以就忘了这件事。
生活中的提示有很多是我们不想要的,但也有很多我们想要的。大多数人总是听从自然而无形的提示,却又拼命地想提醒自己去做一直忘记的事情。如果你的办公桌上贴满了便利贴、手机上不停地弹出待办提醒,你却还是没有去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也许你需要关闭提示功能。
设计提示是一种可以学习掌握和练习的技能。
生活中常见的3类提示
让我们来看看,提示都有哪些类型,以及它们如何发挥作用。一旦了解清楚这个问题,就可以不再将提示交给运气或交到其他人手中,转而开始在肥沃的土壤里培育我们的新习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提示,我们再次搬出PAC小人。生活中有3类常见的提示:人物提示、情境提示和行动提示。
1.人物提示
这类提示依靠的是你的内在去完成行为。身体的本能就是最自然的人物提示。身体会提醒我们做出本能反应,比如肚子饿、困倦和想上厕所。人类经过进化,拥有了相当可靠的提示来做出必要行动。然而,如果行为无关本能或生存,那人物提示可能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人类的记忆是不够可靠的。也许你偶尔能记得妈妈的生日,但如果依靠人物提示,恐怕还是忘记的时候更多。
2.情境提示
继续前往情境提示!周围环境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采取行动的提示:便利贴、App通知、电话铃声、提醒你参加会议的同事。
情境提示的有效设计方法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如果当时我为聚会设置了一个日历提醒,丹尼和我应该就能带着新鲜沙拉准时出现在邻居家。创建这种情境提示只需要不到20秒的时间。但如果我在待办清单上写下“与雯达和鲍勃共进晚餐”,那这种设计会失败,因为我专心工作时,不太可能想起要去查看清单。有效设计情境提示是一种技能,要想学会这种技能,就要多加练习。
3.行动提示
完全掌控商业公司对我们设置提示的方式或许不大可能,别人联系我们的方式也同样不可控。情境提示始终存在。但如果你需要为自己或其他人设计提示,有一个比情境提示更好的选择,那就是第三类提示,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提示:行动提示
行动提示就是将你已经在做的行为当作提示,以此来提醒你为培养新习惯采取必要的行动。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提示。行动提示是一种将微习惯和行为结合起来的方式。例如,你已经拥有的刷牙习惯,就可以作为用牙线洁牙这个新习惯的提示;打开咖啡机就可以作为做伸展运动这个新习惯的提示。
你已经有很多固定的日程,每一个都可以作为培养新习惯的行动提示。比如,早晨睡醒后下床;烧水泡茶,或是打开咖啡机;冲厕所;送孩子上学;下班回到家后,把大衣挂到玄关;每晚睡觉时头枕在枕头上。这些行动已经非常自然地融入了生活,你根本无须多想就能顺畅地做到。因此,它们可以说是绝佳提示,将它们当作提示是一种从容的设计方案。你已经拥有了一个完整的日程生态系统,只要好好利用它即可。
相比于人物提示和情境提示,行动提示的效果是最好的,我还给它取了另一个名字:锚点。谈到微习惯时,我会用“锚点”这个词来描述生活中那些已经稳固的事情。这个概念非常简单。如果你想培养某个习惯,那可以从当前的日程中找到正确的锚点来当作提示。之所以选用“锚点”一词,是因为我们要找到一些可靠的事情,并将它们和新习惯绑在一起。
锚点&提示
我想我的大脑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模式:洗完澡之后,我会擦干身体;擦干身体之后,我会走进卧室;走进卧室之后,我会打开内衣抽屉。然后,我突然顿悟:培养新习惯,需要找到一个行为之后要做的那个行为。例如,我想在每次刷完牙之后用牙线洁牙,那对使用牙线这个新习惯来说,刷完牙就是一个很棒的提示。看着打开的内衣抽屉,我发现自己找到了答案:为行为排序。你只需要弄清楚在一个行为之后会发生什么就行了。
现在,我将设计习惯视为编码,只要算法正确,先是这个行为,之后是那个行为,再之后是另一个行为,然后“砰”的一声——就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要形成可靠的习惯,你只需要将行为正确排序,为它们正确地“编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