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推书222】(tuishu222),首页回复数字4279, 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副标题:关键技能,疑难解析
作者:谢士杰
内容简介:
企业的财务管理如何从核算会计过渡到管理会计?财务人员如何从普通的“账房先生”进阶到精通现代财务管理的财务高手?本书基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并提供全能的、系统性的财务思维方式,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打开管理思路。
本书内容共分为3篇,涵盖企业财务进阶的3个阶段的内容、思路和疑难解析。第1篇主要解决如何夯实基础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内容涵盖日常财务审批工作、会计核算与做账、财务对账、报表编制、纳税申报、合并报表的编制等;第2篇主要解决如何突破瓶颈,做好管理会计的工作的问题,内容涵盖资金管理、财务分析、应收账款管理、涉税风险管理及税收筹划等;第3篇主要解决如何进阶更高端的财务管理阶段的问题,内容涵盖企业战略、计划与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投融资管理、财务共享服务等。
本书是对财务管理实战经验的总结、提炼与延伸,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可读性、实用性强,尤其适合基层财务人员、财务主管以及想努力提升财务管理价值但缺乏一些思路的财务经理和财务总监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谢士杰
高级会计师、财税专业经济师,曾在大型石化公司、IT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国内知名资信评级公司担任总账会计、财务分析经理、财务部负责人、信用评级高ji分析员等职位,现任北京某高新技术公司财务总监。拥有20年的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从业经验,曾编著出版《读懂财务报表看透企业经营 案例分析+实务指引》等书。
试读
资金管理格局
因此,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企业管理的“底线思维”就构筑起了企业资金管理的“大格局”。资金管理只有建立在“大格局”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出资金管理的全局性、系统性,才足够有高度、有力度,更为重要的是,才足够引起公司全体员工的高度重视。
没有大格局,就做不好资金管理;而做不好资金管理,企业的发展就难以为继。没有资金,拿什么来承接企业的经营目标?
6.2 资金管理的目标: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
资金管理的目标有3个,第一是保障资金的安全性,第二是保持合理的资金流动性,第三是提高资金的收益性,如图6-2所示。
所谓资金的安全性,是指资金能够按期回收的可靠程度。可靠程度越高,资金的安全性就越强;反之,资金的安全性则越差。资金的流动性,是指资金(资产)的变现能力。资金的收益性,是指使用资金获取回报水平的高低。
图6-2 资金管理的目标
企业进行资金管理之前,需要界定其资金管理目标的侧重点,是偏重安全性、流动性,还是收益性。企业资金管理必须在安全性、流动性及收益性之间保持平衡,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规模、不同经营特点,资金管理的侧重点可能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金融类企业侧重于追求资金的收益性;而非金融类企业更注重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对收益虽然也有要求,但并不会将其放到第一位。
在实务中,我们在研究和阅读一些上市公司的年报时,也经常看到关于企业资金管理目标的要求,如表6-1所示。
表6-1 某上市公司资金管理目标
从表6-1中可以看出,该上市公司资金管理目标的第1条就是保障资金的安全,第2条是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第3条和第4条是管理资金的投融资及资金的回报。
6.3 资金安全性管理:“现金安全”与“现金流安全”
本节提到的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就是企业可以随时动用的资金。
现金管理“两分法”就是从两个维度管理现金的安全。第一个维度是现金资产安全,保障企业现金类资产不受损失,如现钞、支票要保管好,不要丢失、被盗,资金支付要走完善的审批流程,银行账户的开立、注销都要经过审批,银行账户要做好对账等。第二个维度是现金流的安全,即企业的现金流要能够持续下去,不会中断,不会出现资金链的断裂。现金流的安全必须通过严格的资金收支计划来保障,保证企业的资金账户随时都有资金可以使用。
6.3.1 “现金安全”管理方法
现金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要做好现金资产的安全管理,涉及现金管理的每一部分业务都必须要建立规范的制度和流程。现金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以下几种。
1.库存现金与票据管理制度
企业存放在办公场所的备用现金的资金量、存放地点、保管人、使用要求等,都要有明确规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原则上以开户单位3~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核定库存现金限额。边远地区和交通不发达地区的开永久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可以适当放宽,但最多不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虽然大多数企业并未严格执行这一规定,但是对于企业现金管理安全来说,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库存现金在满足日常零星开支的条件下越少越好。尤其是现在电子银行的发展和普及使得通过银行账户转账更为安全和便捷。
另外,对于现金的使用,资金支付尽量减少现金支付,对于对公付款、大额资金支出,应禁止通过现钞的形式付款,必须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
2.银行存款账户管理的相关要求及原则
对于银行存款账户的设立,必须遵循一些原则,如图6-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