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雪崩》尼尔·斯蒂芬森-pdf,txt,mobi,kindle,epub电子版书免费百度云百度网盘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推书222】(tuishu222),首页回复数字4268, 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作者:尼尔·斯蒂芬森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21世纪初期的美国的洛杉矶,在这个未来中美国联邦政府将大部分权力给予了私人企业家和组织,国家安全交付给了雇佣军队,公路公司之间也相互竞争来吸引司机来上他们的路,政府剩余的权利只是做一些繁琐的工作而已,社会的繁荣安定与他们无关。政府的大部分的土地被各个大的私人瓜分,并建立了个人领地。

在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下,美元急剧贬值,一兆美元也是一个会被忽略的数字,而人们交易中通常则使用的是其他的货币。 在小说中,斯蒂芬森创造了一个并非以往想象中的互联网——虚拟实境,而是和社会紧密联系的三维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平行,在现实世界中地理位置彼此隔绝的人们可以通过各自的“化身”进行交流娱乐。

小说的主人公名为Hiro,他在他的名片上写着“最后的自由黑客和世界上最强的剑斗士”,在失去工作之后,他成为了一名为黑手党送比萨的快递员。在工作中他遇到了一名名叫Y·T的女孩,他们决定合伙进行情报工作。

他们发现了一种名叫“雪崩”的药物,这种药物实际上是一种电脑病毒,这种病毒不仅能在网络上传播,还能在现实生活中扩散,造成系统崩溃和头脑失灵。这个病毒是五旬节教会通过其基础设施和信仰体系进行传播的。在Hiro和Y.T.的深入调查下,他们发现这种病毒与古代苏美尔文化有着莫大的联系。

作者简介

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美国科幻小说家,短篇故事作家,散文家,笔名为斯蒂芬·伯里(Stephen Bury)。他的作品以speculative fiction著称,这其中包括科幻小说,历史小说, 极繁主义(maximalism) ,赛博朋克和后电脑朋克。斯蒂芬森在各种领域都有涉猎,如数学,密码学,哲学,货币和科学史等。他还为各类杂志撰写了大量技术文献,同时在Blue Origin公司(由杰夫贝佐斯)做发展载人亚轨道发射系统的兼职顾问。

尼尔·斯蒂芬森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的米德堡。他的父亲是电子工程学教授,祖父是物理学教授,母亲在一家生物化学实验室,而而外祖父是一位生物化学教授。在家庭的影响下,斯蒂芬森对地理学和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为他成为一名硬科幻作家奠定了基础。1960年,斯蒂芬森的全家搬到了伊利诺伊州的香槟-厄巴纳。1966年搬到爱荷华州的埃姆斯。1977年他毕业于埃姆斯高中。之后在波士顿大学深造。他的第一个专业是物理学,但是之后转到了地理,因为他发现这使他有更多的时间用在计算机上。1981年他毕业时获得了地理学学士。1984年之后,斯蒂文森一直居住在西北太平洋一带,目前他和他的家人居住在美国西雅图。

1984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大学》The Big U出版。书出版后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2001年这部小说才得以重印。在《大学》之后,斯蒂芬森出版了《佐迪亚克》(Zodiac),这部小说为他带来了赞誉。但是,斯蒂芬森真正上升成为一名杰出作家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1992年他出版了小说《雪崩》(Snow Crash),这部小说奠定了他赛博朋克宗师的地位。小说出版后造成了空前的轰动,并引发了一股赛博朋克流的阅读与创作热潮。书中的“雪崩”指的是一种病毒,在未来世界里这种病毒不仅能在网上传播还能在现实生活中扩散,造成系统崩溃和头脑失灵,主人公多面对的就是这种恐怖危机。之后他进入了写作的黄金时期,出版了多部小说:

《钻石时代》(The Diamond Age 1995年):书中描绘了神奇的纳米技术和电子书高度发达的未来,在那个社会里,维多利亚文化得以复活,该书获得了1996年的雨果奖长篇大奖。

《编码宝典》(Cryptonomicon 1999年):这本书以破译数据密码为中心线,结合历史小说和科技惊险小说元素,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破译纳粹密码的“布莱切利公园(Bletchley Park)”,一直讲到现代在东南亚建立的“信息天堂(data haven)”。

《巴洛克记》是一系列的历史小说,它是《编码宝典》(Cryptonomicon)的前传 。它最初发表时为三卷,但后来被重新编辑成为八个本书。

《水银》(Quicksilver 2003年 )

《混乱》(The Confusion 2004年 )

《世界系统》(The System of the World 2004年 )

最近的小说, Anathem ,出版于2008年9月9日,书中描绘了一个在遥远的将来类似于地球的世界。

试读

速递员属于精英阶层,备受他人尊崇。他富于才智,才得以跻身这个阶层。此刻,他正准备完成今夜的第三个使命。他的制服如同活性炭一样漆黑,能滤掉空气中每一丝光线。这件衣服由蛛网纤维织成,子弹打在上面会弹飞,就像撞在大门上的鹪鹩一样;但过量的汗水却可以透过布料挥发出去,好似轻风吹过刚刚被凝固汽油弹轰炸过的森林。他身上各个骨节突出的部位都配有烧结凝胶护甲:摸上去像是坚韧粗粝的果冻,起到的保护作用则不亚于一摞电话簿。

得到这份工作的同时,他还得到了一把枪。尽管速递员从来不跟现金打交道,但仍然有人会尾随他——也许是想打劫他的汽车或是他运送的货物。这把枪模样小巧,流线型设计风格,重量极轻,是那种服装设计师中意的款式。枪口发射极小的飞镖,速度是SR-71黑鸟侦察机的五倍。每次用过之后,你得把枪插在点烟器上充电,因为它靠电能发挥功效。

速递员从来不曾因为愤怒或是恐惧而拔枪,只在吉拉高地上有过一次例外。那是因为,吉拉高地上的几个朋克,一帮异想天开的郊区痞子,打算不花钱吃白食。他们本想用一根球棒把速递员吓跑,但速递员掏出枪,用激光瞄准器对准那个摆好姿势、挥舞着球棒、扮成路易斯维尔队强击手的阿飞,然后开火。枪的后坐力非常大,就像在他手里炸开似的。球棒中间三分之一的部分变成了一团燃烧的碎木屑,像爆炸的恒星一样向四外迸射开去。最后,那个朋克呆立在原地,脸上露出一副蠢相,手中握着球棒的手柄,球棒的断口处还冒着缕缕白烟。除了麻烦,他们从速递员那儿什么也没得到。

从此以后,速递员就把枪收在车子仪表板旁的储物箱里,只靠一套日本武士刀防身。在任何情况下,武士刀一直是他的首选武器。吉拉高地的阿飞不怕枪,所以他不得不开火,让那帮家伙见识一下厉害。然而,刀的功效并不需要示范。

速递员的汽车马力强劲,电池中储存的能量足以把一磅熏肉送到小行星带。与小型面包车和休闲越野车不同,速递员的车子通过张开大口、闪光锃亮、像括约肌一般的排气装置来释放能量。只要速递员踩下油门,就真有好瞧的了。想探讨一下这辆车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吗?好吧,你的车胎同沥青路面的接触面微乎其微,那四小片地方只有舌头一般大小。可速递员的车子装着抓地性极强的大轮胎,接地面积有如胖婆娘的大腿。这样的轮胎才能将速递员和路面紧密相连,尽管启动有些费力,但刹车时精准有度。

为什么速递员的装备如此精良?因为人们全都仰仗他,人人以他为楷模。这就是美国:人们想他娘的干什么就干什么,你觉得有啥不妥?大家都有权为所欲为,而且人人有枪,没有谁能他娘的阻止人们胡作非为。结果美利坚成了全世界经济最糟糕的几个地方之一。说到底,这是个贸易平衡问题。结果就是,随着人才外流,我们将全部科技拱手送给其他国家,真正实现了世界大同。这以后,玻利维亚制造汽车,塔吉克斯坦制造微波炉,然后拿到美国这儿销售;用不着花几个小钱,中国香港造的巨轮和飞艇就能把整个北达科他州一路运到新西兰,于是我们在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也不复存在。经济规律,这只所谓的“无形之手”在历史上曾经制造了多少不公平,现在却将种种不公揉得粉碎,在地球表面均匀地涂了厚厚一层。在巴基斯坦砖窑的苦工眼里,涂了这么一层,日子大概还真算得上繁荣兴旺。现如今,我们只有四样东西比其他人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