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妥协社会pdf电子版书网盘云盘免费分享

本书下载地址在文末,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社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学习使用!!!

若有违反您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如今,随处可见一种痛苦恐惧症,一种普遍的对痛苦的恐惧。人们对痛苦的忍受度也在迅速下降。痛苦恐惧症导致一种长效麻醉。人们对所有痛苦状况避之不及,甚至连爱情的痛苦也渐渐变得可疑起来。这种痛苦恐惧症也蔓延至社会性事物。冲突和分歧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因为它们很可能导致令人痛苦的争论。痛苦恐惧症也席卷政治领域。一致之强制和共识之压力与日俱增。政治安守在一个妥协区域,失去一切生机与活力。

妥协社会与功绩社会相伴而生。痛苦被看作虚弱的象征,它是要被掩盖或优化的东西,无法与功绩和谐共存。苦难的被动性在“能”所支配的主动社会中没有立足之地。如今,痛苦被剥夺了所有表达的机会,它被判缄默。

新自由主义的幸福预期物化了幸福。幸福绝不仅仅是众多能带来更高绩效的积极情感之总和,它对优化逻辑避之不及,不可用性是其特征。幸福中蕴含着否定性,真正的幸福绝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使幸福免于被物化的恰恰是痛苦。痛苦承载着幸福,使幸福长久。“痛并快乐着”并非矛盾的修辞。

作者简介:


韩炳哲(Byung-Chul Han)

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文学和天主教神学。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2012年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

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清新的文风,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识,切确而犀利的论述,让韩炳哲对于数字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批判,显得尤为重要且富于启发。

原文试读:


原文在这里

陈海贤正念导师卡巴金有一段时间想过去远方出家。那时候,他迷恋禅修,觉得生活耽误了太多修行的时间。后来,他的孩子出生了。他每天要换尿布、哄孩子、捡玩具,做一个普通父亲该做的事。有一天他想,既然修行也一样枯燥和艰苦,就把做这些生活琐事也当作一种修行吧。于是,他开始以一种郑重其事的态度认真地对待它们。他的生活并没有变,但慢慢地,他的心却静了下来,而他与孩子的关系,也在他的全心投入中变得日益亲近。按: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跟人交往觉得麻烦,不跟人交往又感到孤独?这封答读者信想跟你探讨这个问题。如果把人的大脑比作一个火警报警器,早期的匮乏会让这个报警器更加敏感。而当下的、将来的或想象中的匮乏又会变成触发警报的信号,让大脑处于一片慌乱之中。当大脑兴师动众地组织救火时,却常常发现自己只是在应付一只冒火的垃圾桶。久而久之,大脑里的这支消防队就会极度疲惫,人也很难沉下心来专心做事,谋划未来。所有的转变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酝酿期。迈出很小的一步并不容易,哪怕是最小的一步,也需要我们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这一小步无关成功,只关乎行动。而你现在的工作还给你发着工资,正好让你大胆去尝试,而不用管是否会失败。a___有时候,改变的冲动只是未被看见的情绪在表达它自己。倾听、了解和观照这些情绪,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下载地址:


获取方式一:

请需要的朋友移步微信公众号: 推书222(账号:tuishu222),回复数字124623,自动弹出下载地址。本文书籍就是文件夹中对应的回复数字编号关注公号好处就是可以实时的知道网站的更新

获取方式二:

点击下载

【提取码:gbB9,解压密码关注上面的号然后发送关键词,202307,自动发送给你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