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myapp定制】(myapp147),首页回复数字2678, 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黛比·福特。该书分为十章,主要讲述了要去接纳自己不完美的一面。
内容简介
荣格曾问,你究竟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一一阴暗面,亲人朋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于是,我们不惜代价、竭力伪装成人人喜欢的好人,活得很累。
事实上,我们的每个缺点背后都隐藏着优点,每个阴暗面都对应着一个生命礼物:好出风头只是自信过度的表现;邋遢说明你内心自由;胆小能让你躲过飞来横祸;泼妇在有些场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阴暗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心拥抱它,我们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
有人说,这本书应该读三遍,读第一遍会认同,读第二遍会改正,读第三遍会进化。
也有人说,这本书应该买十本,一本留给自己,九本送给朋友。一人看,一人改变;十人看,十人改变。
作者简介
黛比·福特,全美第一名的畅销书作家,她在28岁以前过着放纵的生活。嗑药、酗酒、感情混乱,“性、禁药、摇滚”是她矢志不渝奉行的人生准则。原本,她可能因此浪费掉自己年轻的生命,然而,某一天她醒来时,突然产生改过自新的冲动,发现“只有自己能够拯救自己”。经由内在力量的转化,她从黑暗中汲取智慧和能量,从而蜕变为一个完整而成功的人,并写出名作《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向普罗大众贡献出自己的经验与才能,期待人人自爱,人人从生命的黑暗中获得大礼,活出真实自己。 她著有《阴影,也是一种力量》《离婚的心灵法则》等书籍,其中《接纳并不完美的自己》是美国图书排行榜上第一名的畅销书。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物质世界与内心世界
否认躲藏的大骗子
向本性回归
爱是加法
成为自己的美丽偶像
一定要纠正这一切
“贱”也是一种礼物
第二章 追逐心灵的阴影
只要是人,就会不完美
我们都需要恨
只有理解了恨才能理解爱
第三章 心中的世界
你是你,是我,也是宇宙
城堡内的房间
我也可能骂小孩
穿别人的鞋走路
爱上白痴
第四章 找回真实的自我
否认会让情绪触电
拥抱种族歧视者
别人的缺点就是我的缺点
注意伪装的行为
别人就是自己的镜子
第五章 认识阴影,认识自我
人人皆有金佛
不要成为伪装大师
阴影会隐藏
看到了你在说什么
探索阴影的第一步:揭露
每一个回馈都是祝福
第六章 这就是我
我就是这样的
吸引一群笨蛋男
你们其实没区别
放不下的“女人”
拥抱我的疯狂
用声音释放情绪
愚蠢,也是一种力量
第七章 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面具之下的面孔
亚人格带来礼物
与亚人格对话
你的抗拒会持续
我邋遢,是因为我自由
我脆弱,所以我追求更多
倾听就有帮助
第八章 重新诠释自我
检视你的核心信念
勇于质疑核心信念
每一滴眼泪都是灵魂之旅
愿意负责就会有力量
“变脸”不是逃避自己
为发生过的事负责
换个活法,从换个说法开始
每件事都是神圣的
黄金藏在暗处
“恐惧的苏珊”
简单的练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第九章 心灵的光芒
让自己的心灯发亮
向宇宙宣告你要追求完整的自己
爱是接纳所有的自己
我也有死亡的部分
愤怒,也是一种能力
滋养你的心灵
第十章 充实人生
把陈述句改成问句
你在害怕什么?想改变什么?
不用一种瘾疾去代替另一种
学生准备好,老师就会出现
把愿望宣布出来
上帝已来过
六百万美元太少了
让内在声音引导你
与内在恶魔大和解
做好人,还是做完整的人?
跋
试读
第一章 物质世界与内心世界
否认躲藏的大骗子
穷则思变。
我们之所以努力成长,往往是因为生活的重压令我们痛苦,让我们喘不过气来。《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本书所揭示的,乃是我们内心中消极的一面——破坏人际关系、扼杀精神、阻挠我们实现梦想的那一面,也就是心理学家荣格所谓的“阴影”。那些尽管属于我们,但我们却极力掩饰、拼命否定、不愿承认的东西,全都属于阴影的范畴。它们潜藏在我们意识深处,无论别人还是我们自己,都很难直接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它们会时时暗示我们,让我们觉得自己充满缺陷、令人讨厌、一文不值。
由于这些暗示的影响,我们总觉得自己心中潜藏着某种肮脏的东西,所以总是不愿检视自己的内心,生怕这肮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们恐惧自己,恐惧那些曾为主观意识所压抑的想法和感觉。这种恐惧往往存在于潜意识中,我们无法直接感觉到它,却会受到它的影响。为了掩饰心中的阴影,我们只能去欺骗别人,同时也欺骗自己。我们给自己戴上一层面具,不让真实的想法流露出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逐渐习惯了这层面具,忘记了面具下面还有一个真实的自己。尽管我们在生活中屡屡经历失败,却仍然刻意压抑内心的暗示。我们蒙起眼睛,堵住耳朵,拒绝看到真实的自己,拒绝聆听内心的声音。
这样压抑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我们需要正视那些令自己恐惧的东西,接受它们的存在,承认它们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著名心理指导学家拉撒利斯(Lazaris)曾说:“阴影包含了人生的线索以及改变的秘密。这样的改变能影响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甚至你的DNA遗传信息。”换句话说,内心的阴影决定了我们的本质,决定了我们究竟是谁。只有直面阴影,我们才能体验积极与消极、光明与阴暗融为一体的那种完整感觉。只有承认和接受完整的自我,我们才能拥有选择的自由。如果我们压抑内心的阴暗面,拒绝承认它的存在,就会为它所奴役。
内心的阴暗面尽管是消极的,却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我们提供指引,让我们的存在得以完整。只有受到压抑的时候,它才会转入地下,悄悄影响我们的生活,对我们造成伤害。
向本性回归
接纳和拥抱心中的阴影,可以让你的生活发生彻底的转变,宛如丑陋的毛毛虫破茧而出,化为美丽的蝴蝶。你不必再刻意掩饰,不必再假装成另一个人,也不必再努力证明自己,因为那时你会拥有足够的自信。拥抱阴影,找回完整的自我,你就可以自由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爱自己,接纳自己,让完整的自我充分表达出来,不去刻意掩饰内心的“缺陷”,这是每一个婴儿与生俱来的本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受到周围人们的影响,开始刻意讨别人的喜欢,把那些可能惹人生气的想法深深掩藏起来。结果,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也就逐渐丧失了纯真自由的本性。
要找回完整的自我,让生活变得快乐而充实,我们必须重新体验这种毫不掩饰的纯真。这是心灵成长的必经之路。在沃尔什的著作《与神对话》中,神说:
“完美的爱之于感觉,正如纯白色之于色彩一样。人们总以为白色是缺乏色彩的表现,却不知道白色包容了一切色彩。同样地,爱也不是缺乏感情的表现,而是所有感情的融合,是整个心灵世界。”
爱是加法
爱包容了一切感情——也包括那些我们努力掩饰的想法和感情。荣格曾说:“与其做好人,我宁愿做一个完整的人。”在努力做“好人”,努力追求别人承认的同时,我们是否已经迷失了真实的自我?
在成长过程中,周围的人们让我们相信,我们所具有的特质可以用“好”与“坏”来区分,“好”的特质应该发扬,“坏”的特质则要改正或掩饰。这样的思维方式,自从我们学会分辨“自己”与“别人”的那一刻起,就逐渐确立下来。然而,随着年龄继续增长,我们会逐渐意识到,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与别人的心灵是连接在一起的。
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我们不禁要问,“好”与“坏”真的是客观的标准吗?我们真的应该袪除自己身上那些“坏”的特质吗?可是没有坏又何谈好?没有恨又何谈爱?没有恐惧又何谈勇敢?
成为自己的美丽偶像
一旦我们有了这样的想法,就会重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周围的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既然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那么我们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就不可能是孤立的。反过来说,我们每个人可以代表整个世界。研究人类意识的学者葛罗夫(Stanislav Grof)曾说:“如果这一观点成立的话,每个人都具有直接体验世界每一方面的能力,这种体验远比普通的感官体验更加深刻。”心理医学专家乔布拉(Deepak Chopra)则说:“不是我们存在于世界中,而是世界存在于我们心中。”我们每个人都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性,但只有承认和接纳完整的自我,才能让所有这些可能性都显现出来。
正义与邪恶、乐观与悲观、勇敢与懦弱——这些特质都潜藏在我们心中,倘若我们刻意压制某一种特质,它就会以我们意料不到的方式显现出来。我们越是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越容易在恐惧的迷宫里打转,一点点迷失自我。
本书的主旨在于打破恐惧的迷宫,让你重新发现真实的自我。它会带你展开一场奇妙的心灵之旅,彻底改变你对自己、他人和整个世界的认识,让你敞开心扉,展露出完整的人格。古代波斯诗人鲁米(Rumi)曾说:“天哪,当你认识到自己的美,就会成为自己的偶像。”在这本书里,我会教你如何发掘和认识自己的美。
荣格最初发明“阴影”这一心理学术语,是用来指我们的人格中遭受刻意压抑的部分,压抑的原因可能是恐惧、无知、羞耻心,也可能是爱的缺乏。他对阴影的定义很简单:“阴影就是你所不愿意成为的那种人。”他相信,如果我们能承认和接纳人格中的阴影,就会对精神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他曾说:“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直面阴影,让它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没有其他的办法。”
要追逐光明,你就必须拥抱黑暗。当消极的思想和情感受到刻意压抑时,与之对应的积极思想和情感也会被波及。如果我们否认自己的丑,就会削减自己的美;如果我们否认自己的恐惧,就会削减自己的勇气。在积极与消极两方面,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无法估量的潜力,既有可能成为最杰出的伟人,也有可能成为最无耻的小人。这本书会教你如何面对积极与消极的矛盾。
我们必须学会允许自己身上的各种可能性和谐共存,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我们必须原谅自己的不完美之处,因为不完美原本就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将心比心,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与别人。周围的物质世界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当我们能够接纳自己、原谅自己的时候,自然也就可以接纳和原谅别人。我自己是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和打击之后,才明白这一点的。
一定要纠正这一切
十三年前,我在洗手间冰凉的瓷砖地面上醒来,浑身疼痛,嘴里散发出恶心的酸臭。又是一整夜的狂欢和嗑药,以及随之而来的呕吐和昏迷,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不知多少次了。我心里清楚,我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我已经二十八岁了,却还在等着别人来帮我从生命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但在那个上午,我意识到,没有任何人能帮助我——无论是我的母亲、我的父亲,还是我梦中的那个白马王子。我的毒瘾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我知道自己很快就需要在生死之间做出选择,这样的选择没有人能替我来做。没有人能帮助我,只有我自己才能帮自己。镜中的自己让我惊讶,我第一次发现,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
就在那个上午,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纠正这一切。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二十八天的戒毒治疗之后,我开始努力治疗自己受创的身心。摆在我面前的任务无比艰巨,但我知道自己别无选择。五年里,我总共花了五万多美元求医问药,最终把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我彻底摆脱了毒瘾,交上了一帮新朋友,成功扭转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但在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我仍感觉自己身上似乎缺了点什么。我憎恨我自己。
又过了六年,我参加了不知多少次的心理治疗,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催眠治疗、针灸、重生体验、极限运动、坐禅、冥想……然而总没有效果,谁都无法消除我心中对自己的那种憎恨。
“贱”也是一种礼物
终于,事情发生了转机。那是在我参加一次领导力强化培训班的时候。代课的讲师名叫简•史密斯。培训进行到一半,我正站起来发言的时候,简突然看了看我,说:“你是个泼妇。”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她是怎么知道的?我知道自己在内心深处确实是个泼妇,但我一直在努力掩饰这一点。我总是尽可能对周围的人们好,不让他们看出我的本来面目。简在揭穿了我的伪装之后,用平静的语气问我:“为什么你不喜欢让人知道这一点?”我满怀自卑地告诉她,我为自己是个泼妇而感到羞耻,因为这曾给我带来过巨大的痛苦。简告诉我:“你所不能控制的东西,会反过来限制你。”
我当然明白她的意思。因为担心自己露出泼妇的一面,我的生活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让我得不到释放。然而,我仍然不愿去“释放”自己的这一面。简问我:“做一个泼妇有什么好处?”我想了想,似乎什么好处都没有。但是她开导我说:“假如你出钱盖一幢房子,结果开发商拖延工期,迟了三个月还没有完工,这时候撒撒泼是不是有助于解决问题?假如你对商场买来的东西不中意,希望退货,是不是也可以靠撒泼来解决?”她让我明白了,在有些场合,做一个泼妇可能是最好的办法。就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我用不着再掩饰自己泼妇的一面了。我顿时感觉到一阵轻松,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是简让我明白,我原本以为的“缺点”其实也是很宝贵的,用不着为它感到羞耻。只要我能承认它的存在,它就不会莫名其妙地发作,而是可以为我所用。
那天之后,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我不再刻意压制自己泼妇的一面,而是任其存在,顺其自然。当然,我平时用不着做个泼妇,但是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也可以靠撒泼来保护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对周围的人们反而更和善了,并且是真心实意的和善,不是虚情假意的掩饰。
这样的转变过程让我觉得十分神奇,于是我把自己身上种种消极的特质列成了一张单子,逐一发掘它们积极的一面。这样一来,我心中那种对自己的憎恨也就自然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成熟的自信。
这本书会帮助你达到同样的境界。我将首先解释阴影的心理学定义,讨论它的本质和影响。接下来,我会解释心理上的投影现象,这一现象其实是由我们对阴影的压抑导致的。当我们对内心世界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后,就可以用这样的认识指导我们的生活,重新发掘那些被我们刻意隐藏的特质。我会介绍拥抱阴影、找回完整自我的具体办法。最后,我们再探讨如何用爱滋养自己和周围的人们,如何才能让生活更充实,让自己梦想成真。
许多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追逐光明,最后却在阴影中越陷越深。荣格曾说:“幻想光明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出路是认识阴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会教你承认、接纳和拥抱内心中的阴影,让你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帮你敞开心扉,彻底改变你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