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穿过迷雾:巴菲特投资与经营思想之我见》-pdf,txt,mobi,kindle,epub电子版书免费百度云百度网盘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myapp定制】(myapp147),首页回复数字2634, 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副标题:巴菲特投资与经营思想之我见

一书对巴菲特投资与经营思想进行归类整理,作者任俊杰 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穿过迷雾:巴菲特投资与经营思想之我见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较为个性化的,对巴菲特投资与经营思想进行归类整理,并进行了个人解读的书籍。无论你是一个证券投资者,还是公司经营者,抑或是生意的所有者,当你拿起本书时,都能够很快找到你所需要的内容。

作者简介

任俊杰,中国一届金融学本科毕业生。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接触巴菲特的投资思想,90年代末期开始系统介绍和推广以巴菲特为集大成者的价值投资理念与操作策略,并认真身体力行之。曾经重仓持有的股票中,大部分的持有时间都在7年以上,其中有4只股票的持有时间超过10年,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投资回报。2010年与朱晓芸共同撰写了《奥马哈之雾》一书,得到广大投资者的高度赞扬。

目录

第一章买什么
第一节四把尺
第二节能力圈
第三节后视镜
第四节100∶1
第五节砂糖
第六节市场特许经营权
第七节船与船长
第八节护城河
第九节小投入 大产出
第十节股东利润
第十一节踮脚
第十二节EJA
第十三节船长
第十四节六道门槛儿
第十五节非理性并购
第十六节用结果说话
第十七节插满蜡烛的蛋糕
第十八节大赢家
第十九节基石
第二十节打棒球
第二十一节财务2+2
第二十二节下滑的电梯
第二十三节横杆
第二十四节我们买了些报纸
第二十五节银行业
第二十六节20年的糖果店
第二十七节GEICO
第二十八节公用事业 [1]
第二章怎么买
第一节长期投资
第二节集中持股
第三节逆向而动
第四节笨钱不笨
第五节市场先生
第六节特别协议
第七节卖出
第三章多面手
第一节固定收益证券
第二节可转换优先股
第三节非常规性投资
第四节套利
第五节玩转衍生品
第四章聊市场
第一节视而不见
第二节音乐厅
第三节两元换一元
第四节5分钟
第五节酒吧间的喧哗(上)
第六节酒吧间的喧哗(下)
第七节合法丑闻
第八节Rainmaking
第九节旅鼠
第十节投票机与称重器
第十一节平庸的回报
第十二节宴会打嗝
第十三节独立董事
第十四节橡皮图章
第十五节所有者资本主义
第十六节资本利得税
第十七节价值投资
第十八节白天与黑夜
第十九节股票回购:其他公司
第二十节华尔街好人
第二十一节风雨过后是彩虹
003
004
第五章说公司
第一节双性恋
第二节透视盈余
第三节特色餐厅
第四节靶心
第五节股票分割
第六节三条线
第七节烟蒂 [1]
第八节非受迫性失误
第九节别处没有的管理故事
第十节市值管理
第十一节夜夜安眠
第十二节发动机
第十三节世界总部
第十四节600个伯克希尔
第十五节B股
第十六节股票回购
第十七节股息
第十八节克莱顿房产公司
第十九节我们有所不为
第二十节我们的优势
第二十一节聪明钱
第二十二节不离不弃
第六章谈估值
第一节厚钱包
第二节账面价值与内在价值
第三节内在价值评估
参考文献

试读

第一节 四把尺

迷雾 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巴菲特手中是否有一个通用的标准?

解析 是的,我们可称其为“四把尺”。

在1977年的巴菲特致股东信中,我们看到了一组可被称为“四把尺”(或“四只脚”)的投资标准:“我们选择股票时的评估方式与买进整家企业的评估方式基本一致,我们想要的企业是:(1)我们懂的生意;(2)有良好的经营前景;(3)由德才兼具的人士管理;(4)非常吸引人的价格。”

一年后,在1978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再次提到了这一选择标准:“只有当以下条件全部符合时,我们才会将保险公司的大部分资金投入到股票上:(1)我们懂的生意;(2)具有良好的经济前景;(3)由德才兼具的人士经营;(4)非常吸引人的价格。”

十几年后,在1991年的致股东信中,我们再次看到了它们——尽管表述的方式有了一些变化:“我们持续地在寻找那种拥有容易被理解、有持久性、让人垂涎三尺的生意,并且由有才干且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的管理层所经营的大型企业。仅具备这些条件还不足以保证结果一定令人满意:我们还需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且被投资公司的表现与我们当初所评估的结果保持一致。尽管如此,这种‘寻找超级明星’的投资方法却为我们提供了走向成功的唯一机会。查理和我天资有限,再考虑到公司目前的资金规模,我们实在无法靠着灵巧地买卖一些普通企业的股权来赚取足够的收益,我们也不认为其他人能够以这种小蜜蜂在花朵间不停地飞来飞去的方法获取长久的成功。事实上,我们认为将那些交易频繁的机构称为‘投资人’,就如同把那些热衷于寻找一夜情的行为称为‘浪漫’一样不着调。”

在1994年的致股东信中,“四把尺”再一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投资继续保持集中、简单的风格:一个重要的投资理念完全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明。我们喜欢的生意必须具有长久的竞争优势并且由有才干并能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的经理人所管理。当这些条件全部具备时,如果再能以一个合理的价格买进,那么出错的机会是很小的(这也是我们一直需要面对的挑战)。”

抓要点:四把尺缺一不可并同时适用于股票投资和企业收购。

关键词:全部符合、超级明星、唯一机会、小蜜蜂、出错机会。

第二节 能力圈

迷雾 如何正确把握巴菲特提出的能力圈概念?

解析 它包含了多层含义。

易了解才风险可控

在1993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是这样描述能力圈的:“每个投资人都会犯错,但只要将自己限制在少数几个容易了解的投资对象上,一个有智慧、有知识和勤勉的投资人,一定能够将风险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简单而美丽

在1994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提出,投资回报并不与标的复杂程度成正比。“投资人应当了解,你的投资成绩与奥运跳水比赛的计分方式并不相同,难度高低一点都不重要。你正确投资一家有着单一成功要素、简单易懂并且可持久保持下去的公司,与你投资一家有着多项竞争变量且复杂难懂的公司相比,即使后者已经过你缜密而深入的分析,它们的回报最终也差不了多少。”

知晓边界

在1996年的致股东信中,在谈到有关能力圈的话题时,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有智慧的投资并不复杂,虽然也远不能说它很简单。投资人真正需要的是具备能正确评价一项特定生意的能力。请注意‘特定’这个词语——你不必成为所有乃至许多公司的专家,你只要能对个人能力范围之内的公司做出正确评估即可。能力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不碰科技股

众所周知,巴菲特不买科技股(至少很长时间如此)。在1999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道出了他不买科技股的原因:“几家我们拥有较大投资部位的公司其去年的经营状况令人不太满意。尽管如此,我们相信这些公司会继续拥有重要的且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这种可以让长期投资获取不错成果的商业特质,查理和我有时还是可以分辨出来的。不过,很多时候我们也不敢百分之百保证一定没有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来不买科技类股票的原因,尽管我们也承认它们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将会改变这个社会。我们的问题——这一点并不能通过学习和研究就能得到解决——是没有能力分辨出在参与竞争的各项技术中,哪一项技术会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坚守能力圈

说了就要去做,要让自己做到知行合一。在1999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提出了投资者必须要坚守能力圈的观点:“如果说我们有什么能力,那就是我们深知要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内把事情做好,以及知晓可能的边界在哪里。如果一家公司身处一个变化快速的产业中,那么对其长期经营前景做出判断就明显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如果有人宣称他们有能力进行预判并且以公司股价的表现作为佐证,则我们一点也不会羡慕,更不会去仿效。相反,我们会坚守我们所了解的东西。如果我们偏离了轨道,那一定是出于一时的疏忽,绝非有了其他不安定的替代方法。”

机会多多

坚守能力圈是否会大幅缩小投资者的视野,从而束缚投资者的手脚并严重影响他的投资表现?对这个问题,巴菲特是这样说的:“幸运的是,我们几乎可以确定,伯克希尔永远有机会找到它能力范围内可以做的事情。”(1999年致股东信)

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让事情简单化还涉及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在2004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指出:“我们的失败再次凸显了一项原则的重要性——尽量让事情简单化。我们已将这项原则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投资事业以及生意营运之中。如果某项决策中只有一个变量,而这个变量有9成的成功机率,那么你就会有9成的胜算。但如果有10个变量,而每一个变量你都有9成的把握,那么最后成功的概率就只有35%。在锌金属回收的这项案例中,我们几乎克服了所有的问题,但最后就仅仅因为一个问题出了状况,就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既然一根链条的稳固性是由最弱的那个环节所决定,那么链条的环节就越少越好。”

抓重点:坚守能力圈才有望成功。

关键词:易了解、边界、跳水比赛、变化快速、坚守、永远有机会、链条节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