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注解伤寒论-辨可吐第十九(成无己著)

大法,春宜吐。

春时阳气在上,邪气亦在上,故宜吐。

凡用吐汤,中病即(赵本作“便”)止,不必尽剂也。

要在适当,不欲过也。

按∶赵本此处有∶“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撞咽喉,不得息者,此为有寒,当吐之。”注∶“一云∶此以内有久痰,宜吐之。”一条。

病胸上诸实,(赵本注∶“一作寒”)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胸上诸实,或痰实,或热郁,或寒结胸中,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反有涎唾者,邪在下,按之气下而无涎唾,此按之反有涎唾者,知邪在胸中。经曰∶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今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是上实也,故可吐之。《玉函》曰∶上盛不已,吐而夺之。

按∶赵本此处有∶“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者,宜吐之。”一条。

宿食,在上脘(赵本作“管”)者,当吐之。

宿食在中下脘者,则宜下;宿食在上脘,则当吐。《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病患手足厥冷,(赵本作“病手足逆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此与第六卷厥阴门瓜蒂散证同。彼云,脉乍紧,此云脉乍结,惟此有异。紧为内实,乍紧则实未深,是邪在胸中;结为结实,乍结则结未深,是邪在胸中。所以证治俱同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