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医宗己任编-卷三 四明心法(下)(杨云峰著)

中风

中风之病形何如。曰。真中风者。其病不过在经络。经络之气。为风所逐。则气逆行。气逆行则脏腑之气血。不能外达。故多卒然仆倒。不省人事。感轻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及经而止也。类中风者。其风自内出。(景岳故以匪风名之。东庄云。小儿慢惊慢脾皆此义。但治法不同耳)七情纵恣。六淫外侵真阴不守。久之水衰火盛。风从火出。离其故宫。飞扬飘逐。卒然仆倒。故其人两肾腰胯间及脐下。必冰冷如铁。盖别病必他脏先病。缓缓穷到肾经。(五脏相伤。穷必及肾也。然由肾经先病以及他脏者亦多。)惟中风竟是肾经与命门无形之水火自病。故一病竟绝也。当其发病之际。必有一股虚气。从两肾中间。上夹脊。穿昆仑。过泥丸。直到命门。命门为三阴三阳聚处。此股气一冲。三阴三阳之气。亦突然而散。遂外不省人事。而在五内腑之气。亦随之而去。脏腑之气既去。而手撒眼合。(亦有开而直视者) 遗尿声 口开等症。又相随而来矣。此命门即素问至阴之根。结于命门。乃两肾之上下左右。各相去一寸。其中间便是丹家之元神也。(命门之义。景岳类经三焦辨。并吕批邯郸形景图最详)此股虚气。是即所谓无形之火也。缘无形之水。虚不能守。遂化作冷风。腾空而去。

真中风者。小续命汤。其人形体实。无类中风症。卒然仆倒者。北方有之。江南少见。(北方风厉。而脏腑经络刚浓。南方风温。而脏腑经络柔薄。故北多真而南多类。其治迥不同也。然其间亦有互见者。非谓南必无真北必无类也。特治法宜稍变耳。四明于北方曰有之。于江南曰少见。语意甚圆。总当因人以施治。不必域地以论症也。其有形体似刚浓。而若见一两种类中脉症者。亦是形盛气衰也。慎勿误治。)类中风者。乃大虚也。其症卒然仆倒。眼合口角 斜。手撒遗尿。大抵见一种犹可。数种俱见不治。尤当急以手按其少腹。冰冷如石者。当急灸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 并用蒸脐法。(薛氏治寒淫于内。治宜辛热。而神脱脉绝。药不能下者。急炒盐艾附子。热熨脐腹。以散寒回阳。又以口气补接其气。又以附子作饼。热贴脐间。时许。神气少苏。四明所谓蒸脐法。大略如此。附录以备参用)脉必二三至。阔大虚软如棉花。急煎人参一二两。附子一两。或有生者。(初发时可救。迟则无及矣。) 俟其势定。方用人参五钱。黄 二两。附子五钱。不数饮之。但觉脐下温和。手足运动。口眼能动是矣。待饮食如常。二便如故。大剂补中益气汤。加附子三钱。吞八味丸至两许。其有头目眩晕难开。开即见居室百物俱倒转。胸中漾漾。恶心欲吐。即类中风之渐也。(急须节饮食。戒七情。远房事。以预防之。)治法同上。但不必灸药物足矣。(服药预防。当察其脉。如两尺虚衰者。六味八味等丸培补肝肾。寸关虚弱者。六君十全等剂调补脾肺。才有补益。若服搜风顺气及清气化痰等药。适所以招风取中也。)

小续命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防风 防己 川芎 白芍 黄芩 人参 附子 甘草

伤寒

伤寒之病形何如。曰伤寒初感。入于皮毛。玄府壅塞。气不得舒。无所发泄。故脏腑之气。亦拂郁而生热也。其所为传里者。肌肉不能传也。肌肉之中。有所为络筋经筋。皆内达脏腑。脏腑之气血。由此而渗润于肌肉。是即井荣俞经原合之筋脉也。故邪气由皮毛而肌肉。由肌肉而经络。而传入脏腑。(经络脏腑相传序次。具见诊法中。)

是为表传里也。又素问中循经传者。缘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以其相并而行。故传亦易而循次也。其有越经传者。是井荣俞经原合互相交错之处。值一经虚者。邪乘之而迁也。素问所言者常也。越经者变也。至于由经络而脏腑。如阳明病目痛。恶寒。身热。鼻干。不得眠。此阳明胃经病也。伤寒书所谓阳明表症也。已后潮热。自汗。谵语。发渴。痞满。燥实。大便坚硬者。邪毒传入胃中。胃必大热。津液悉燥。胃阴枯而少润泽之态。此书中所谓正阳明腑病也。举此而三阳可类推矣。所谓直入阴经者。乃心肝脾肺肾脏之经。受肃杀严寒之气。由肌肉间之经络。直逼脏中。或心或肝或脾或肺或肾。冰冷如铁。气不能通。便成阴症也。此时急以热药。根据经通之。渐渐温热。使脏中热气。得通于肌肉间之经络也。举此而三阴可类推矣。(东庄云。阴症者寒邪直入三阴之经。以三阳主气衰。无热拒寒故也。三阴各有分症。今人却以房劳后得病。不分阴阳脉症。辄命曰阴症。致令病家讳言。恶闻此二字。亦可笑矣。房劳得病。乃挟虚感。有阴有阳。非必为阴也。)伤寒本症。及传变各症极多。看准绳自知之。此不能备述也。

伤寒一法。惟太阳症用麻黄汤发表。一涉口渴。则非太阳症矣。缘太阳经络。行身之背。故有项强头痛。方是表症。余则与表无涉。麻黄发表等药。所当禁忌也。洁古之九味羌活汤与双解散。俱可废而不录。今真伤寒绝无。虽发于严寒。亦当作内伤治。况不发于肃杀之令乎。予立五法。以治内伤。而热症无余义矣。原汗乃胃中津液也。故伤寒书中。最要紧关头。在存津液三字。至热郁于内。则津液亡矣。何以能助其汗乎。

一、验其舌胎白如刺。此肺病也。生脉散加生地白芍当归黄 甘草柴胡黄芩。以生金滋水。

一、舌胎黑滑。此肾气凌心。用八味饮。黑燥。用六味饮。以救肾阴。

一、舌黄胎。补中益气汤加黄芩。或黄连。以补土生金。如有食。去黄 。加浓朴。白术不可去。且发其汗。纵有食罔顾也。

一、舌觉转动不活。防其卷也。逍遥散加黄芩丹皮生地。以滋水生肝。

一、舌鲜红。此心经病也。六味饮合生脉散。以滋水清火。

凡内伤外感寒热之分。皆从舌胎颜色为准。如黑而滑者。乃肾气凌心。用八味饮。如枯黑不润泽者。用六味饮。其人必两颧游红。一剂战而汗愈。如白而加黄。黄而加黑。此肾凌脾。须治中宫。如补中益气之类。肾乃北方元武之色。故属黑。且火位之下。水气承之。水来救母。若此时泄火。火无从泄。助子以救母。则仇未有不复者也。亢则害。承乃制。其理昭然。如是灰色。指甲刮下无渣汁者。(谦按。指字上当添但以二字。使读者尤为显豁。)方是火症。乃芩连之对症也。若肾气凌心而用芩连。则舌上现出人字纹。必死。黑而不滑。则肾水枯干。当急救其阴也。凡烈焰近炙则燔手。渐高则愈冷。缘冷气乃火逼所致。热病之舌黑。即此理也。

太阳行身之表。是身之背也。三阴行身之里。是身之前也。少阳则半表半里。(按少阳行身之侧。主三阳之枢纽。十二字经文。当补之)譬如该补中宫。而邪热未除。补中益气汤合小柴胡。以治其少阳。是半表半里也。

伤寒治法。不论四时六经。但见发热三四日。俱当以逍遥散与之。(四时六经。似无一方统治之理。然外伤寒而内发热。以火为寒邪所郁也。既为火郁。则逍遥自可以统治矣。景岳六柴胡饮。亦是此义。)如兼食者合小柴胡汤。(合小柴胡则六君全矣。可兼助脾而消食矣。然此是兼食而未经发表者。)如经发表多者。竟用逍遥散加熟地。(以救其阴)如发热至八九日外。舌必黑(而燥可知。然亦有但燥而不黑者。)脉必洪数无伦。竟用人参一两。熟地一二两。甚者加煨姜三片。(此症若误投白虎。则阳无所附而立毙矣。治法备忘载一感症。误服白虎。以致身如燔炙。冲开三五尺许。视者不能近身。缘真阳无所根据附。此欲脱之机也。若再不进参附等剂。势必至夜半汗止而毙矣。遽用人参一两。炮姜三钱。附子钱半。熟地二两。归芍各三钱。炙甘草一钱。姜枣为引。一剂而人事苏。以渐调理而安。附录以为肆用寒凉者戒。方中炙甘草。不妨再加一二钱。尤妙。)兼食者。面必拥热通红。

气粗。脉必牢实。神思昏沉。胸前按之必微痛。(满舌必有黄胎。且必兼浓而燥) 视其微甚。用逍遥散加熟地。自四五钱。可用至一二两。(此就已经发表者言。盖发表既多。则津液干枯。宿物燥结而不能出。故必重用熟地。使阴血下润。则大便自通。宿食自下也。)如经攻里多者。轻则四君子汤加归芍。或补中益气汤。大剂与之。甚者竟用人参一两。附子三钱。煨姜三片。以发其汗。(下多则亡阳。故用参附以回其阳。阳回而汗自作矣。下多亡阳之下字。似与经旨下多亡阴,汗多亡阳相背。然此阳字当作阴中之阳看。理自圆矣。)然后用四君子汤。加归芍调理。

凡十一二月伤寒。或从畏寒而起者。此即感也。属表症。前胡汤主之。二剂后不应。当以小柴胡汤。加枳桔与之。如二剂后再不应。仍用逍遥散继之。无不愈也。

凡发热觉胁痛耳聋。口干舌黑。此属邪不清也。逍遥散加丹皮生地酒连二三剂。如不应。即属火燥。疏肝益肾汤。或归脾汤加柴胡白芍。(已燥不宜再燥。须去木香。并用米饮泡蒸白术为妙。)有热甚而痛。及手足头面似觉肿起。(竟有瘰块如颐者)此火燥生风。风淫末疾也。滋肾清肝饮。加熟地一倍为主。禁用寒凉药。(四明治徐彦为子及江仲琏两案。俱是此症。须参之。)

凡大便硬者。除合仲景痞满燥实坚症。方可议承气汤。然世甚少太阳症。今治伤寒用前法。尚有痞满燥实坚症乎。且勿论其是太阳。非真太阳。如遇粗工发表攻里过当。以致真阴耗竭。燥结不出者。一味养气补阴。宿物自下。(阴枯便燥。则补阴自可濡润矣。而必兼养气者。以推送无力也。)须安慰病患勿急于攻下。守至数日。自可奏效也。(奏效虽迟。而实稳当。的是仲景功臣。)或有一种不能便而能食者。推陈致新。仓廪盈溢。自能通利。不便无忧。(四明之治吴弁玉是也)有不便而不食者。粗工必主便则邪去而膈清。才能思食。(矢医所见。本只如是。矢古通屎。粗工不知气虚液涸。不能传送。犹肆攻下。以见屎为快。故名矢医耳。)予独曰不然。必须先养胃以助正。助正以去邪。如养未到。邪不即去。不食不妨也。

凡伤寒复发。世皆作有余治。必曰因食而起。殊不知有余不尽之毒。留滞阳明胃经也。盖缘战汗后。气血亏损之甚。即以补阴得汗。力只及七八分便住。表既得解。便能清爽。其不尽者。复归阳明。加以一二日之饮食。与邪相蒸。复腾腾而作热矣。曰。治之当何如。曰。舍补正无由也。当此之时。大汗一出。元气骤虚。饮食入胃。生化迟缓。于是所留之邪。与新入之物。合而为热。如根据时师。再用攻邪。则元气复虚。热邪益炽。

索然而死矣。惟以大剂当归六君子汤投之。纵有病愈增而热愈甚者。乃是邪与食为元气所攻发。将出之候也。守不出三日。复战而汗解矣。若用苓连退邪。枳朴消食。必死何疑。或曰。汗至七八分。而余邪何以复归阳明。曰。胃主肌肉。而元气薄故也。如元气浓者。无此病也。如留泊肌肉筋骨。则为余毒。治法亦先补正。凡直中三阴者。理中真武四逆等类。辨症用之。如夏月坐凉亭水阁高堂大厦中。亦能中寒。附子理中汤。不可泥于盛夏。而禁用热药也。(亦有寒中厥阴少阴者。当分经治之。)戴阳者两颧浅红。必游移无定处。不尽面通红。或烦躁发狂欲饮水。坐卧泥水中。此阴盛格阳也。大剂八味饮。或参附汤。人参熟地可用至一二两。附子可用至三五钱。如认作白虎症治。立死。(此症与后白虎症。最易混淆。一或误投。生死立判。辨晰宜精细也。)

中暑者。面部通红紫胀。眼白必黄。更以口渴辨之。凡中暑口必渴。面赤气粗。发躁狂乱。审知阳明的确。方可投白虎。

前胡汤

前胡 柴胡 紫苏 桔梗 陈皮 半夏 白芷 甘草

姜枣为引。有食加枳实。

承气汤

大黄 芒硝 浓朴 枳实

上方去芒硝名小承气汤。去浓朴枳实加甘草名调胃承气汤。

真武汤

附子 白芍 茯苓 白术 生姜

四逆汤

附子 干姜 甘草

上方倍干姜名白通汤。

参附汤

人参 附子

上方去人参加黄 名 附汤。

白虎汤

石膏 知母 粳米 甘草

上方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

疟疾

疟疾之病形何如。曰。疟之为病。非经非络。非脏非腑。乃夏月汗出太多。肌表空疏。外感暑邪。直入脏腑募原之间。待收藏二令一行。玄府闭密。则所藏之邪。无以泄其怒。而寒热作矣。然其寒也。乃内热将作。火冲其气故凛凛而寒。非真冷也。故不得以热药治之也。然素问分六经疟。岂募原足以尽之与。曰。非是之谓也。凡脏与脏腑与腑。或脏与腑。彼此相接之处。中间盖有虚界之募原。而虚界中。复有刚柔筋脉。其为某脏之筋。便为某脏之病。譬如胃与小肠相近。而邪入于胃与小肠之虚界。而彼筋脉属胃。则为阳明经疟也。又如肝与脾相近。而邪入于肝脾之虚界。而筋脉或属脾。便为太阴经疟矣。究之脏腑虽病。皆因募原之气迁移也。至于每日间二日者。疟之卫气。日行一周。历五脏十二经之界分。每一界分。必有其舍。(营卫之有舍。犹行人之有传舍也。)舍有随经络浮沉内薄之外邪。故与日行之卫气。相集则病作。离则病休也。间日间二日者。由其募原之远近也。(疟疾一症。前人虽备言之。然于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经旨。殊未透辟也。四明论本邯郸。而益阐其义。始知向来医家。只于脏腑经络中求之。直是隔靴搔痒耳。)曰。古人言无痰不成疟。信乎。曰。痰之所为。非热不生。今病患饮食入胃。而每日发热。则脾不能守其静化。一味外邪热化煎熬。并饮食而化为痰邪矣。(此言因疟只以生痰也。)其有先伤饮食。而痰热内作。复挟外感之暑邪。变而为疟者。有之矣。(此则由痰而作疟也。然必内伤饮食。而后生痰。外挟暑邪。而后作疟。则痰与疟皆属标病。而所谓无痰不成疟者。非谓必因痰而致疟也。只是凡疟莫不兼痰耳。)无痰不成疟。(此句须合上两条看。其理乃圆。)凡疟皆由脾虚。(如内伤饮食与外感暑邪。皆不出脾虚二字范围。脾不虚则饮食不得而伤。暑邪无自而入矣。)此些二语乃透疟病之根。医家不可忽诸。疟初发时。治法不论六经内外。只用清中驱疟饮。或清脾饮。三四发不应。以二妙丸与之立除。若淹延岁月不愈者。一味六君子汤自愈。(立斋云。凡人久疟诸药不效。以补中益气汤加半夏。用人参一两煨姜五钱。此不截之截也。一服即愈。)有发在酉时者。五发内。俱当用香红饮。

古人用升提法转出阳分。不过言道理当如是耳。时人执此法。愈提则阴愈虚矣。且凡属夜病。若俱要见阳而愈。则亦不胜其升提矣。

间一日者。与每日发者。治法不甚相远。惟三日疟最难治。予于岁月未久者。用参汤下二妙丸。服至半月一月自愈。如年深月久。 羸不堪者。大剂养荣汤。吞八味丸。仍于汤中加熟附子一钱。十帖必除。(东庄云。久疟用补中益气不效者。八味丸有神应。予每得其力。然不若兼服养荣。其效为尤速也。)疟痞初起。三妙丸加鳖甲久服自愈。(须治之于早。否则未有不成胀者。)

清中驱疟饮

柴胡 黄芩 半夏 山楂 枳实 浓朴 青皮 陈皮 草果 苍术 生姜

二妙丸

橘红 半夏(姜制)

上为末。神曲和丸。每发前三个时许。吞一二服。自然不发矣。凡有痰有食。误服补药。以致不瘥者。用此立愈。或再用小柴胡汤加枳实桔梗二三剂。

香红饮

人参 益母 当归 香附 红花 生姜按邯郸云。凡治疟必先问其寒热多寡。而参之脉症。有寒多热少者。有热多寒少者。大抵寒热往来。皆属少阳经。治法当以小柴胡为主。若寒多者。小柴胡加桂枝。有但热不寒者。名曰瘅疟。有但寒不热者。名曰牝疟。然亦有不可执者。当察脉之虚实何如。若但寒者。其脉或洪实或滑。当作实热治。若但热者。其脉或空虚或微弱。当作虚寒治。凡疟将发之时与正发之际。慎勿施治。治亦无效。必待阴阳升极而退。过此邪留所客之地。然后治之。且当病未发二三时前。迎而夺之可也。经曰。阳虚则恶寒。阴虚则恶热。阴气上入于阳中则恶寒。阳气下陷于阴中则恶热。凡伤寒后大病后产后劳瘵等症。俱有往来寒热。似疟非疟。或一日二三度发。并作虚治。但有阳虚阴虚之别耳。余见发疟有面赤口渴者。俱作肾中真阴虚治。无不立应。凡见患者寒来如冰。热来如烙。惟面赤如脂。渴欲饮水者。以六味加柴胡芍药肉桂五味大剂。一服便愈。又有一等郁症似疟者。其寒热与正疟无异。但其人口苦呕吐清水。或苦水。面青胁痛。耳鸣脉涩。须以逍遥散加茱连贝母倍柴胡。作一服。继以六味加柴胡芍药调理。

痢疾

痢疾之病形何如。曰。痢疾一症。古人咸以赤白分寒热。殊不知伤气分为白。伤血分为赤。丹溪以先水泻。后脓血。为脾传肾。先脓血。后水泻。为肾传脾。此已发前人所未发。至损庵以为种种痢疾。总由湿热入胃。此一句。便可悟病形矣。(湿热入胃一语。道尽致痢之根。盖胃为多血多气之海。故气分血分。宜专指胃而言。所谓伤者。湿热入而伤之也。夫湿阴气也。入胃则伤胃之阳。热暑毒也。入胃则伤胃之阴。古人以赤白分寒热。盖误以湿为寒耳。兹以赤白分气血。则的确分明。千古论定矣。)痢疾腹痛。必是绕脐以下。当小肠之分野。饮食入胃。挟暑毒而归于中脘。初食未成糟粕。后食以继之。则初食挟毒而归于下脘矣。夫中无毒邪。则气血升降。得以循其正。所入之食变糟粕而从下脘归小肠矣。若毒与食在下脘。则升降不得循其正。糟粕欲行而不行。然毕竟要行。(句)而不得行。则将脏腑脂膏逼迫而下。(此脏腑亦专指胃而言)迨交入小肠之后。脓血由小肠而刮下。(白似脓。赤似血。即脏腑脂膏。为糟粕所逼迫而下者也。)小肠缘无毒而是糟粕。则得循其正。故小肠虽曲。而顺下无碍。惟脓血则不得循其正而不肯下。故痛绕脐而下。属胃之下口。(此小肠交界处。正将脂膏逼迫而下之地也。)及小肠也。(此是不得循其正而不肯下之脓血。由此而刮下之地也。)小便不利者。小肠为毒邪所迫。不能分利。故短缩也。(又有膀胱为毒火所逼而不利者)噤口者。乃毒气原盛。或破药太过。挟伤上中二脘宗气。邪毒乘虚而上逆也。(姜制黄连与人参同煎。一匙一匙。细细呷之。)有不从暑毒而得者。或食瓜果(甲午九月。仲弟丹山年甫十七。怒后纵啖生菱。逾日腹痛不食。大便脓血。迎村医治之。不知其为生冷所伤也。

杂用痢门套药十有余剂。病势垂剧。时予馆安邑。家君走人召予急归。时则循衣摸床。撮空见鬼。虚症具见。视所用药。犹然槟朴芩连之辈也。更医回挽。卒不能起。衰毁愤抑。痛恨弟病之误杀于庸手。始读窍素类经并张李朱薛等书。日夜寻绎。如有夙HT 。噫。医之杀吾弟而使之不寿于世也。其中岂有天焉。欲就吾以医。而并使吾弟之得寿于是编耶。识此以见痢之不因暑毒得。而误以暑毒治。未有不偕吾弟而同抱泣于九原者。凡吾同道。中人。其可不细。心而辨晰耶。)或卧高室大厦。皆由虚得。但随感随发。病止在下脘。寒气所乘。脾亦不运。故为痢。如逾二三日。寒化为热。其病形与暑毒同也。(正惟此处要误人耳。不可不知。)

诸痢疾脉。流连细小者生。浮数洪大者死。

凡痢疾初起三日内。可皆用白芍药汤立除。(东庄亦云。此方用之初起三日内。无不立效。无疑于肉桂之大热。而畏不敢用也。)若初起但觉腹痛。水泻无度。浓朴汤主之。一见红白。毒势凝结矣。但当解毒和血养气。切莫破血行气。是为大法。调金汤主之。如服调金汤后。红白减而渐见粪色。盒饭减芩连分数。芩用一钱犹可。连须渐减。加人参矣。此宜相机消息之。红白尽除。六君子汤加归芍调理。如初起发热。此热病也。竟以调金汤加柴胡与之。初热只用芩。热甚方用连。此则必视其热之浅深。色之红白。而分别用也。久痢能食。六君子汤加归芍。久痢发热不能食。

肌肉减者不治。

白芍药汤

治热痢便血后重。经曰。溲而便脓血。此气行而血止也。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白芍 当归 大黄 黄芩 黄连 肉桂 槟榔 木香 甘草 如不减。加大黄。

按长洲云。此症多有因中气虚弱。脾气郁结者。治当审察。

浓朴汤

浓朴 槟榔 枳实 泽泻 青皮 黄芩 甘草

调金汤

黄芩 黄连 泽泻 当归 白芍 丹皮 神曲 陈皮 浓朴 姜引

按四明自造泽泻汤并加减四方。治痢甚验。今录于下。以备临是症者之采用。

泽泻汤

泽泻 丹皮 楂肉 滑石 当归 白芍 黄芩 青皮 浓朴 木香 甘草

红积加川连八分至一钱五分。见血加生地二三钱。初起毒盛。人如壮实者。加酒制大黄二三钱。如身热。加柴胡一钱。

初起方

泽泻 丹皮 楂肉 滑石 当归 白芍 黄芩 青皮 浓朴 柴胡 黄连 甘草

起数日腹痛后重方

泽泻 槟榔 浓朴 当归 白芍 川芎 柴胡 黄芩 黄连 桃仁 滑石 甘草

半月余方

泽泻 橘红 浓朴 升麻 当归 白芍 生地 黄芩 灯心 莲肉 黄连 甘草

久痢方

泽泻 茯神 人参 丹皮 生地 熟地 黄芩 黄连 当归 白芍

鼓症

鼓。即肿满也。不论五脏六腑。新久虚实。一味补中益气汤尽之。但有郁而成者。和中丸妙。(妙在陈皮木瓜两味。)即种种初起俱可。舍是而别有方法。吾不信也。又有一种寒水侮土者。其肿必先头面四肢起。然后及于腹中。惟此症可以补中益气汤。吞金匮加减肾气丸。(此症单服补中固不效。单服金匮亦不效。)然当治之于早。不然水势冲中。士崩岸败。无济于事矣。又有中虚而挟燥膨满者。竟用补中益气汤送玄明粉三钱。其应如响。)又有一种食鼓者。乃是饮食所伤。初起必先雀目。(俗传鸡盲入肚者。即此症也。)医家不信。只治眼目。不知乃是鼓之根也。此时当急用清剂以治之。经曰。开鬼门。洁净府。去郁除。陈是也。然古法太峻。今定一保中丸。久服自愈。(保中亦未始不峻。久服必伤中气。用宜斟酌。张盱江云。胀满悉属脾虚运化不及。浊气填塞所致。初起微佐以消化舒郁为先。势甚而二便涩滞者微利之。弱人或稍久。一切痢后疮疽后产后。必参术 芍。大补脾气为主。而佐以消化。浓朴木香黄连之类。然王道无近功。必数十服以渐取效。常见用商陆牵牛等行水法。一泻即消。然三日后复起而死者。比比皆是。良由病家求。速效。医家不明理。天人天年。悲哉。历考古今明医。无逾于东垣丹溪薛新甫王损庵矣。岂肯旷日持久。而不知克伐之功速耶。其如中气何。可与高明言。难与俗人道耳。东庄云。治肿胀任其效否。当以前法为枢机。疏凿浚川神 等方。非万分禀浓。形盛气实。不可妄用。丹溪补脾保肺清火。实不易之则也。

和中丸

陈皮(一两) 木瓜(一两去穣)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干姜(一两) 甘草(一两)

上为末。蒸饼丸。食前白汤下三五十丸。

金匮加减肾气丸

治脾肾虚寒。腰重脚肿。湿饮留积。小便不利。或肚腹肿胀。四肢浮肿。气喘痰甚。或已成水症。其效如神。

茯苓(三两) 泽泻(一两) 山药(一两) 萸肉(一两) 丹皮(一两) 附子(五钱)肉桂(一两) 牛膝(一两) 车前(一两) 熟地(四两掐碎酒拌杵膏)

上为末。和地黄膏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饮下。

保中丸

枳实(炒) 浓朴(姜汁炒) 黄芩(酒洗) 半夏(姜汁炒) 苍术(米泔浸炒) 陈皮莱菔子(炒) 三棱 蓬术(等分)

上神曲为丸。

膈症

膈症之病形何如。曰。膈之为病。一阳明尽之矣。丹溪以噎膈反胃之病。谓得之六淫七情。遂有火热炎上之化。多升少降。津液不布。血液衰耗。胃脘干枯。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入。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与胃相近。食虽可入。难尽入胃。入即吐出。名之曰膈。(饮食之际。气忽阻塞。曰噎。心下隔拒。或食到膈间不得下。曰膈。良久复出者翻胃。丹溪合而为一。固为未尽。医贯竟以噎膈为上脘干槁不纳食。而以呕吐归之翻胃。则亦不尽其理。东庄云。噎膈亦有食入而吐者。但不同于翻胃之每食必出。翻胃止吐原物。有食必尽。噎膈则或食或痰或白沫酸水。或多或少。或初病不吐。而久之屡作。或吐糟粕。非痰非食非血。若酱汁然者。此上脘下脘枯槁。皆噎膈也。)总缘下脘与厥阴少阳相逼。七情用事。肝胆先病。病则郁而生热。热则其气熏蒸于胃。久之胃中阴血亦干。而渐至糟粕不能受。气化之推移。积叠于胃底。于是胃中之气。上逆而为火。中脘为火所盘踞。竟不思谷矣。其津液不能下行。则小肠下之阑门。亦致枯槁。小肠手太阳也。闭则生火。愈干则愈热。愈热则愈干。亦不能司其泌别矣。然后膀胱无所禀受。而小便赤浊。大肠无所禀受。而便若羊矢。(大肠无血故也)成不治之症矣。(从胃脘上下。溯源穷流。阐发靡遗。膈症主此。思过半矣。)总之胃为气血之海。人见其不思饮食。便为胃气之虚。用参 白术补之。见其食即呕吐。便为胃中之寒。以姜桂茱萸暖之。 (补之则增其膈。暖之则速其亡。总因不达三阳结三字之精义耳。)殊不知肠胃之为物。最喜润泽。试以羊豕之肚观之。必是滑腻稠粘。如液如脂。如膏如泽。在人胃亦如是。所谓阴也。膈症之人。其肠胃必枯槁干燥。绝无滑腻稠粘等象。是胃阴亡也。阴亡。地气绝也。地气绝。则天气从何处生乎。故多死。(急救胃阴。亦或有得生者。)

膈症与翻胃何以辨之。膈症饥欲得食(可知非不思食也。实不能食耳。前后思食思谷等数思字。俱改能字为妥。)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带痰涎而出。若一入胃。无不消化。不复出矣。惟男子年高者有之。故曰少无噎膈翻胃者。饮食倍常。尽入于胃矣。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积至一日夜而吐。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复吐出。原物酸臭不化。此已入胃而反出。故曰翻胃。男女老少皆有之。(此辨甚明。)治膈症者。或以为胃虚而用温补。或以为开郁而用香燥等剂。必至死而后已。(温补香燥。俱以助火。药与症反。不死何待。)不知此乃关门枯槁。肾水不能上达。经曰。肾乃胃之关。关门不利。升降息矣。关门。即气交之中。天之枢也。故肾旺。则胃阴充足。胃阴充足则思食。当用六味饮加归芍养之。(予治荆溪潘尔修之膈。用左归饮去茯苓加生地当归。两大剂而便润食进。又十剂而两便如常。饮食复旧。盖以左归饮中有甘草。则直走阳明。以和其中。且当归生地合用。则能清胃火以生其阴。胃阴上济。则贲门宽展。故饮食能进。胃阴下达。则幽门阑门皆滋润。故二便如常。去茯苓者。恐其分流入坎。不若端顾阳明之速效耳。)

或血燥大肠枯干。有黑屎积叠胃底。则当以熟地五钱。当归白芍桃仁麻仁各三钱。微微润之。如其形体如常。气血充足。即以前方内加大黄一二钱。以助血药。(东庄云。损庵尝言大黄治膈之妙。实出至理。但不可施于久病与羸败者耳。如用。竟合四物汤或麻仁润肠丸佳。)大肠一润利。而胃自开矣。(惯用大黄者。第见其用以败胃耳。而不惯用大黄者。偏能用以开胃。岂非奇绝。)一开之后。大剂六味左归等类。不数饮之。方有济也。脉必至数均调。其形体则微大而弦。有一种大便甚利且溏。(与膈症分别处。只在此。)每食必吐。是名翻胃。王太仆云。食入反出。是无火也。八味丸主之。此验症全在大便。如一干结。便非无火。一味滋润如前法。(东庄云。此症则王太仆之论为的。壮水之主益火之原二法。随症并用。赵氏分噎膈为无水。反胃为无火。非也。噎膈但不能食耳。反胃必吐。即出久出。以迟速分也。)

吞酸

吞酸之病形何如。曰。凡为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河间主热。东垣主寒。毕竟东垣是言其因。河间言其化也。盖寒则阳气不舒。气不舒。则郁而为热。热则酸矣。然亦有不因寒而酸者。尽是木气郁甚。熏蒸湿土而成也。或吞或吐也。又有饮食太过。胃脘填塞。脾气不运而酸者。是拂郁之极。 湿热蒸变。如酒缸太甚则酸也。然总是木气所致。若非木气。即寒即热即饱即拂郁亦不酸。以酸为木气也。

曰。胃与肝胆。其分野若何。而能令种种作酸也。曰。少阳与阳明经。相并而行。肝并于胃。故胃热。则少阳相火。与厥阴之火。皆外相引而熏蒸。至于七情之郁。轻者木气太盛。干犯土位。重者肾水枯涸。肾水奔逆。载水上浮。荆棘横施。湿土混浊。不由于寒。不由于热。而吞吐皆酸。

此又河间东垣因热因寒之说所不及也。又有一种饮食入胃。即成酸味。此必伤寒久疟。胃阴未复。水谷入胃。增其湿热而酸者。当以淡味滋养真阳。而后可治也。(东庄云。吞酸一症。东垣作寒论。河间丹溪作热论。世人因有标本之说分属之。但治酸常得芩连症。姜桂者甚少。岂东垣之法可废与。缘治初见必用温散。久之寒化为热。未有不从热治也。予特未遇初病者耳。)

眩晕

眩晕之病形何如。曰。眩晕之病。悉属肝胆两经风火。风火属阳阳主动。故目眩转而头晕也。譬如火焰得风。则旋转不已。缘手少阳之支者。从耳后出至目锐 。而交于足少阳。足少阳之支者。从跗上。入大指爪甲。出三毛。而交于足厥阴。经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与脉。并为目系。上属于脑。后出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目系以入于脑。人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而转矣。所谓邪者。总风寒湿热内外之诸邪也。然则何为而属于肝胆。盖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是必循筋脉而才能上注。肝主筋。肝有风火。则筋病。而上注者。壅而不行。所谓目系者。因风火而燥。燥则收引而急。急则目眩。此一说也。又胆经之脉。从童子 穴。终足厥阴。故胆经风火。亦致掉眩也。故经曰。诸风掉眩。悉属于木也。又有太阳之气。标在于巅。又络于脑。又膀胱穴。自睛明出至阴于足外。故寒水之气太过。凌逼真火。亦眩仆也。又有心下有支饮。其人冒眩。是格心火不行。而上冲头目也。又有风寒相搏。食谷即眩。是内受湿饮之郁。而不足之微阳。与所郁之热。并而上冲于头目为眩也。睛明穴。属阳明。(谦按。睛明穴属太阳。此言属阳明。故注以俟考。)又阳明支者。入目内 。故眩也。又有肾阴不足。三阳之焰。震耀于当前。(阴虚之人。常若眩晕。目中忽见火如星炮。胸膈必有痰。发晕时眼不可开。开则所见之物。非倒即斜。)中土虚衰下。逆之光。上薄于颠顶。(土虚之发。其眩仆也不能起。必恶心呕吐。而五心烦热。)此则似乎不关于肝胆两经。不知其始也。各有所因。其终也。不能不由其所从历之途。而见端于极也。则仍谓之悉属于木可也。(此与吞酸两症。四明分晰详尽。而俱不立方治。须参丹溪损庵立斋景岳诸法治之。)

咳嗽

咳嗽之病形何如。曰。咳嗽之病。尽属肺经。然有本经之咳嗽。有各脏腑迁移之咳嗽。本经之嗽。皮毛受之。

玄府闭矣。此外感也。玄府既闭。则肺气不舒。其在中之二十四窍。所以列行分布诸脏之气者。亦不能行于是肺满而逆。戛戛然咳嗽矣。此肺实也。肺虚者。由脾土不能生化。津液不得上布。则肺失所养而阴虚。阴虚则肺热。肺热则上焰。火煽其窍。时为 张。亦多嗽矣。此肺虚也。独有心火刑金。与水中之火。直奔西极。而消铄煎熬。则肺便危矣。缘肺为华盖。以覆诸脏。其二十四空窍。虚如蜂窠。下垂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最喜清凉。不耐烦热。今心肝脾肾四脏之火热上炎。则随所吸之气而入于窍中。肺不受热。则戛戛然而嗽。甚至肺叶干枯。形如经霜荷叶。委顿零落。而不能振举。水精亦不能四布。五经亦不能并行。而成肺败之症。总缘肺之空窍中。只受得脏腑中固有元气以运乎一身。受不得一分邪气耳。(咳嗽一症。虽有各脏迁移。其实不离肺金主治。其大旨亦不逾实则清之虚则补之二法。但清之补之之中。又有不同。因引长洲诸法于后法之下。惟用者参之。)初起者。金沸草散以散之。年壮力盛。即久亦可用。如每月一二发。弱症之渐也。六君子汤以补土生金。六味丸以滋水生木。此攻补二法也。(长洲云。嗽而鼻塞声重。风邪伤肺也。用参苏饮。面赤咳嗽。火克肺也。人参平肺散。寒热交作。肝气不和也。四君子汤加知母柴胡桔梗。咳喘短气。肺虚也。人参补肺汤。体倦少食。脾虚也。参术补脾汤。口干咽燥。虚火上炎也。六味饮。凡发热喘嗽。或咳唾脓血。饮食不入。急补脾肺滋肾水。多有得生者。

又云。午前嗽属胃火盛。竹叶石膏汤。胃气虚。补中益气汤加炒山栀。午后嗽属阴血虚。四物汤加酒拌炒黑黄柏知母。肾水虚用六味丸。黄昏嗽用四物汤加麦冬五味并六味丸。五更嗽用六君子汤。不得眠及两胁下痛用六味饮补中益气汤。)如咸哮醋哮。胜金丸主之。(醋哮甘胆丸亦妙)如年高筋骨作痛。气喘有痰。腰痛。用熟地山药当归白芍杜仲枸杞黄 枣仁麦冬五味甘草。喘盛去黄。(有一种气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气道噎塞。势剧垂危者。人但知为气急。其病在上。而不知元海无根。亏因肝肾。此子午不交。气脱症也。凡妇人血海常亏者。最多此症。宜急用熟地二两当归一两甘草五钱。以济之缓之。堪云神剂。如兼呕恶加生姜。气虚加人参。肝肾阴虚加肉桂。凡诊此症。脉必微细无神。若微而兼紧。尤为可畏。倘庸技不知。妄云痰逆气滞。用牛黄苏合及青皮枳壳破气等剂。则速其危矣。)如年高痰喘。气不归原者。生脉散加熟地山药当归枸杞牛膝菟丝等治之。(凡因痰而嗽者。痰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动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一切食积痰积上升而致咳者。只治其痰消其食。其咳自止。不必用凉药肺药。洁古云。治咳嗽以化痰为先。化痰以导气为主。四明云。导气不如先治火。实者泻白加芩桔。虚者六味合生脉。胃虚者竟以四君加归芍合生脉。无不应手。)

金沸草散

金沸草 前胡 麻黄 荆芥穗 黄芩 甘草 姜枣引

胜金丸

三棱 莪术 良姜 陈皮 人参 黄连

上神曲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白滚汤下。

怔忡

怔忡心血少也。其原起于肾水不足。不能上升。以致心火不能下降。大剂归脾汤。去木香。加麦冬五味枸杞。吞都气丸。(治怔忡大法。无逾此旨矣)如怔忡而实挟包络一种有余之火兼痰者。则加生地黄连川贝之类以清之。(予治后窑简长鳞之弟。先用归脾都气三十余剂。后加生地连贝。一清即愈。)

血症

(绛雪丹书一卷。论详而法备的是血症准绳。须细体之。)

吐血。世皆知火症。便以寒凉温润之剂投之。土死金衰。木势转炽。病反剧矣。除是瘀血抑蓄。折士而奔注。与伤寒变热。追窍而出者。余俱当以大剂参 回其气。气回则血循经络矣。待稍定。即以重料六味左归等饮。于水中养木。亦须加人参使气自阴生也。(天地之理。阳统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无形自能生有形也。特不可施于伤寒与蓄血者耳。)瘀血而吐。必先胸痛。(血色必紫或黑而成块。脉必涩滞。)四物汤加大黄(须醋制)桃仁丹皮香附以行之。后用六君子汤。加当归以调之。(紫黑尽。血鲜红者见。即当用此。)伤寒必骤涌出。然伤寒大抵从鼻来者多。来而即住者。不药可望愈。一来不止者不治。(此即红汗是也。红汗至而热解。衄是妙事。如衄而不解。病转深矣。衄而不止。病愈危矣。)其余俱属七情饥饱劳力等因。必见恶心。(验症分明。)一味固元汤主之。倪漱山曰。七情内伤。脾胃先病。固元之后。即继补中益气归脾等饮。寒凉断不可用。若治以童便秋石等。工之粗而庸甚者也。(有一种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则真阳失守。血随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厥冷。危在顷刻。而血不能止者。速宜用附子肉桂牛膝泽泻熟地甘草。以镇其阴。 使孤阳有归。则血自安也。如呕恶加炒黑干姜。脉微气脱加人参。如格阳喉痹上热者。当以前汤冷服。此症甚多。不可不知。)

固元汤

人参 黄 (蜜炙) 归身 甘草 煨姜 大枣 白芍(酒浸洗炒)

四物汤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上方加肉桂名五物煎。加大黄名清热凉血饮。加柴胡丹皮山栀名加味四物汤。

弱症

阴虚为劳。即今所谓怯弱症也。虽有五脏之别。然皆起于心脾。脉必数而有浮大细小之分。浮大而数。阴虚甚也。细小而数。阴中之阳绝矣。此等症。必见咳嗽。或吐红。或遗精。或女子不月。或诸般劳伤而起。要当治之于始。妇人产后。最易成此症。慎之慎之。治法只一归脾汤。加麦冬五味白芍。去木香。吞六味丸。此外别无治法。有一种郁而起者。即以前方虽味外,再加丹皮山栀。曾经庸医用寒凉者。不可复服。又有一种阳虚者。脉不数。但缓而大不收。奄奄无力。夜卧不安。梦中常见神鬼不吉。醒来胸中战跳。或下见遗精。口中无味。饮食不思。略食即饱。此皆命门虚损。心火衰息。以致脾土不运。生气不旺。大剂养荣汤。加附子。吞八味丸。(又有两尺脉微弱。而阴阳俱虚者。宜十补丸。此皆滋其化源也。治弱之法。指不胜屈。然皆不得其要。必如此乃为不易之则耳。试于阴阳两症。剖别分明。遵此守服。必无不效。切勿误用寒凉败胃之剂。促人寿限也。有蹈前弊者。庶几改之。)

消症

三消之病形何如。曰。消之为病。一原于心火炽炎。火甚于上。为膈膜之消。甚于中。为肠胃之消。甚于下。为膏液之消。甚于外。为肌肉之消。上甚不已。则消及肺。中甚不已。则消及脾。下甚不已。则消及肝肾。外甚不已。则消及筋骨。四脏皆消甚。则其心始自焚而死矣。然其病之始。皆由不节嗜欲。不慎喜怒。膏粱爆炙。酒酪 乳。湿热之气。浸淫燔灼。郁成燥热。气不宣平。故其传变之形。为饮水多而小便多。曰消渴。胃中津液干枯。不能上荣舌本也。为善饥多食而渴。小便数而消瘦。曰消中。胃中热极。所食之物。随火而化也。为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曰肾消。是燥热并及于胃底大小肠。故脂液凝浊。清阳与浊阴不能分疏也。三消之中。上中可治。下消最难治。然饮一溲未二。犹可治。饮一溲二。不可治矣。又三消久而小便不臭。反作甘气。在溺桶中涌沸。其病为重。更有浮在溺面如猪脂油溅在桶边。如 烛泪。此精不禁而真元竭矣。然何以甘气为重。大抵水在天地与人身。皆有甘有咸。甘为生气。而咸为死气。小便本咸而反甘。是生气泄也。是脾气下陷入于肾也。土克水。故死也。(有一种渴而恶甘。但饮茶为快者。属肾消。赵邯郸云。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惟以六味八味及加减八味。降其心火。

滋其肾水。则消自止。然三消俱宜戒浓味酒面房劳。不守禁忌。虽药无功。重生者其知之。

霍乱

有湿霍乱。腹痛而上吐下泻者是也。藿香散主之。有干霍乱者。俗名斑痧。又名搅肠痧。吐泻不见。面色青冷。腹中绞痛。乃阴阳错乱。最恶之候。而最易治。急刺委中部分出血。明矾末调饮探吐。或用阴阳盐汤。或用菜油探吐。兼用碗刮背上。用苎麻根蘸清菜油。刮夺命穴督脉后顶天庭等处。后服砂仁细末数口。连嗳数十声即愈。如遍身有斑者。用油纸捻火 之。以响为度。或用荞麦汤饮之即愈。然其要在急刺委中出血。则不死。(即十指头出血。亦是良法。按委中穴乃两膝内弯正中处。紧对膝盖。伸足取之。)

藿香散

藿香 苍术 浓朴 陈皮半夏 茯苓

胃脘痛

胃脘痛之病形何如。曰。胃脘痛。即俗所谓心痛也。心不可痛。痛则立死。以心在胃脘之前。故误指胃痛为心痛也。胃痛有食痰死血气寒火中气虚之别。方书载列甚明。无甚深微。独有一种肝胆之火。移入于胃而热。又肝藏血。血少则肝叶硬。不肯下垂。将叶抵胃。胃受肝抵。得食则满。愈与肝相逼。殷殷而痛者。久之变成燥症。而为膈症矣。(此一种当入膈症中同看)又有一种胃中作酸。不觉其为酸。每进饮食。不敢多用。多则竟日闷懑。直待食过。方得稍舒。此痛是胃中一味酸热也。若得嗳一口气。亦觉少舒。然最难得者嗳也。若嗳得重。此自下转上。必有一口食气。或水或挟物是酸者。其下最难得泄气。并且便硬。此皆少阳厥阴二脏之气所为也。久之亦防其变为痞膈中满等症。(此种可并入吞酸症中看)又有一种胃脘痛。是阴虚症将成。须认明白。二阳之病发心脾。此类可通。食痛者。胸膈按之痛甚。勺水不入。兼大便闭。闻谷气则欲吐。(以下验症甚妙)用二陈汤。或平胃散。加桔梗枳实主之。(此即长洲所谓饮食停滞。消导之也。)

痰痛者。亦不思食。口即欲食而不能食。大便不闭。二陈汤加枳壳黄芩海石主之。(食痛者消其食。则痛自止。痰痛者治其痰。则痛自定。法固如是。然前法设有不应。即当察其脾胃何如。仍参诊法中痰食两条本法治之。)血痛者。胸膈刺痛。(脉必濡涩)食可进。四物汤加大黄桃仁红花主之。(亦有宜用理中汤加肉桂桃仁红花者。须因症施之)虫痛者。亦不食。然痛必时发时止。痛则牵引手臂。或肩背上。俱如穿透不可当。必唇红。面上有白点是也。痛时不欲食。痛才止即可食。实者。化虫丸主之。虚者。六味丸加胡黄连川楝子青黛芦荟。随症加减治之。(凡虫皆风木所化。但泻厥阴则虫自除。六味地黄丸为妙。胡连芦荟青黛等。甚非虚症所宜。须慎用。谦按。虫痛虚者。良由土败木乘。六味汤治脾胃阴虚则可。设脾胃阳虚。恐非所宜。盖虫乃风木所化。物必先腐。然后虫生。当崇生气为主。则用理中汤去甘草少加川椒。送乌梅安胃丸。往往神效也。)胃脘虚痛者。得食即止。(以手按之必稍缓。)食多又痛。食过又痛。理中汤主之。(此即中气虚痛也。)肝虚燥痛者。亦不思食。交阴分。外按之不热。病患自言热。口渴。(大便必燥结)逍遥散加生地丹皮山栀。甚者疏肝益肾汤。加当归主之。(气寒火三症。四明不列症治。然验症则准绳为详。治法则薛案较妥。须并参之。)

二陈汤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平胃散

浓朴 苍术 陈皮 甘草

化虫丸

芜荑 雷丸 胡连 芦荟 使君 三棱 莪术

胎前

凡受孕二三月。必呕吐恶心。此月水不通。阳明壅盛。故不安食。但此是始膏始凝始 之时。骤然壅盛故耳。迨四五月。则血渐荫胎儿形体成。便具五行生克循环之理。则血有所归。而不壅盛矣。或曰血壅盛。何独于胃有病。曰。胃为多气多血之海。五脏之母也。女子应有是生。应有是化。今不行而成孕。骤然不化。阳明气血俱盛。遂有是上僭之势。久之自平。不足虑也。然有微甚。微者饮食调理。甚者六君子汤加砂仁生姜以和之。或曰。半夏损胎可信乎。曰。独食半夏一味。虽非胎亦能损人。若与参术同用。但着开胃健脾之功耳。(正所谓当论方不当论药。当就方以论药。不当执药以论方也。论药只好就一味单方而论耳。)曰。思食何为。曰。胃气盛则思食。血壅则气逆。气逆则食入反出也。或女子性气褊急者。于六君子汤中。佐黄芩以清火。消息用之。调治胎前呕吐。不出此方主之。如原有胃脘痛。而此时夹发。加丹皮山栀。如发热。不必加退热药。只以此方调之。胎前下血。名曰漏胎。气不摄血也。多服补中益气汤。其恼怒伤肝。肝木贼土。血不能藏。而成漏者。加味逍遥散加生地。(此症有风热血热血虚脾火。及脾胃虚弱虚陷之别。当随症施治。其年壮人六脉平和。饮食如故。无所苦而经时下。是气血旺。养胎之余血也。然亦不可使之多去。须和血凉血健脾为主。

胎动不安。血不养胎也。四物汤去川芎。即用亦不过五分。加白术杜仲。有肝旺而动者。必痛无定处。归芍生地加黄芩白术甘草。如气虚者。必怠惰嗜卧。脉必豁大而缓。补中益气汤加酒炒白芍。(此症须合邯郸遗稿辨别参治。其法乃全。)

堕胎。即俗所谓小产也。总属气虚血虚。及纵欲嗜酒而来。医家动云热则流动。胎火逼迫。不知气血调和。胎火何由而生。岂胎不属母身。别有一动耶。寒凉杂投。利气行血。卒至堕胎。岂非医害之耶。既堕之后。犹不禁忌。前以是月堕。后复期而来矣。不伸救补。止作火治。以致三胎四胎。逢期必堕。乌能有济。予每于未堕之前。大料黄 丸预补之。将堕之际。大料补中益气汤加酒炒白芍。勿论其脉。勿论其时。一概峻补中宫母气。万无一失。即先贤有一经配一月以补其经者。亦皆昧于阴阳之理。不足信也。(此症由两肾亏损者尤多)子肿。子悬。子嗽。子泻。小便不通。俱当用补中益气汤。有胎火盛而致此数种病者。用四物汤去川芎。加黄芩白术茯苓甘草以和之。独子泻挟火。宜四君子汤加黄芩砂仁。胎前伤寒疟痢。悉以固胎为主。伤寒根据平时伤寒治。自不损胎。但当倍用归芍。或当用参。须平时预先料理。独前胡汤与半夏白芷不可用。若小柴胡有人参。半夏亦不妨矣。疟疾亦与平时不甚异。但清中驱疟饮。去苍楂枳实。余俱如法。大抵黄芩为胎前疟中要药。总当视病患之盛衰而消息之。(或问。白术黄芩。安胎之圣药也。二味胎前必不可缺乎。赵氏曰。未必皆然也。胎茎之系于脾。犹钟之系于梁也。若栋柱不固。栋梁必桡。所以安胎先固两肾。使肾中和暖。始脾有生气。何必定以白术黄芩为安胎之药也。腹中有热胎不安。固用凉药。腹中有寒胎不安。必用温药。此常法也。殊不知两肾之中。具有水火。系冲任之根。胎元之所系甚要。非白术黄芩之可安也。如肾中无水胎不安者。用六味地黄汤壮水。肾中无火用八味地黄汤壮火。故当以杜仲川断阿胶艾叶当归五味等药。出入于六味八味汤中为快捷方式。总之一以贯之也。此论为诸书所未及。今特表而出之。)

产后

临盆之时。专赖气血旺足。然后能生。此时惟有多服参 归桂。甘温重补。儿信一下。频频服之。自无横生逆产胎衣不下之病矣。有不耐药气者。独参汤妙。服法于未下产时。用芎归参。浓煎饮之。自然紧痛易产矣。儿下后即用前药。加肉桂一钱。煎服。自无血块痛之病矣。

产后血晕。用醋炭熏鼻法。好老酒和童便服。不可放倒。(产后败血不尽。血迷血晕。腹中胎衣不下。至死心头暖者。急用花蕊石散一服。化水即出。其效如神。不可不知。)如气血脱而晕者。必唇口手足厥冷无脉。此时间不容发。当以大剂参附回其阳。如认作血晕。而以前法治之。则毙矣。

产后发热。乃气血大亏也。(亦有食物太早。气弱不能运而生热者。必兼恶心饱闷。治宜健运为主。又有乳结不通作热者。宜通乳。)即有见识者。亦必曰发散固不可。且以轻剂疏通之。

此一句害人不浅。总之脉必浮数。与外感无辨。(外感而发热者。必兼头痛拘急等症。脉必浮数有力。补中益气加芎苏热服。补以散之。切忌妄汗。)一时不敢骤补也。殊不知产后发热。吾不管其是邪非邪。有脉无脉。一味八珍十全峻补之。有邪自然汗解。无邪自然竟退矣。(如此胆气。庸工那得到此。然胆由于识。彼只缘见不透耳。见得透定干得来矣。有识自有胆矣。)如瘀血发热者。(腹必痛。口必微渴。)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丹皮足矣。然俟腹痛口微渴一退。即以八珍汤与之。血块痛不发热者。四物汤加桃仁牛膝青皮丹皮。服二三剂自除。除后以八珍汤与之。(凡妇人血虚阻滞。不能流畅而痛极者。当以水济水。若江河一决。而积垢皆去。宜用熟地当归牛膝泽泻肉桂乌药。随症加减治之。如呕恶加炒黑干姜。阴滞加附子。大便干燥加楂肉。甚加苁蓉。下焦痛极加吴茱萸。气滞者加香附陈皮。血滞者加红花。如气虚者宜少用香附陈皮之类。甚者不用亦可。此系景岳决津煎。乃以补为泻之神剂也。)产后泄泻。切不可利水。(产后泄泻。责在脾虚。若再加利水。则脾肾皆虚。故不可也。)如有此等症。只一味补中益气汤。加白芍。(酒洗炒为妙)

如发热而渴。乃阴竭也。六味丸。另煎六君子汤。或人参汤下之。(泻多则亡阴。故症兼发热作渴也。然因泻而热而渴。则原是由脾传肾。故须仍用六君参汤下六味丸。此亦标本兼治之义。)

产后不便。有至二十余日者。不足为病。然产妇急于便。必多努责。往往成玉门不闭。子宫下坠之病。治之贵早。一味用八珍汤。加桃仁杏仁各二钱。多则三剂自下。(产后气血未有不虚者。即此症亦属气虚不能推送。血虚不能濡润之故。八珍汤乃治气血两虚之的剂也。然用于此症。则其妙处却在加桃仁杏仁两味。盖人第知桃仁能破血。而不知桃仁又能利血而滑肠。人第知杏仁能润肺。而不知杏仁兼能润肠而利便。故单用八珍以养气补阴。燥矢亦未始不下。然产妇既急于便。而不加此二味。以使之速下。则恐仍多努责之劳也。前辈立法。必准理揆情如此。)

子宫下坠。乃劳力所伤也。补中益气汤加白芍。倍用参 白术。如下坠而痛。大剂归脾汤加白芍。如因恼下坠而痛。此骤动肝火所致。归脾汤加丹皮山栀。然当治之于早。如子宫干枯。不能升矣。玉门不闭治同。产后感风。率多成痉者。气血虚故也。刚痉由血虚。(无汗为刚痉)四物汤倍归地。加软柴胡钩藤钩柔痉由气虚。(有汗为柔痉)补中益气汤加软柴胡钩藤钩。如主去风燥血之剂。则筋挛而成痉矣。(双林许炳如侄妇。产后三日。忽喑哑不语。手足痉搐。延予视之。曰此怒动肝火而血燥也。用加味逍遥散加熟地钩藤。一剂而痉搐全愈。三剂而口酸身热腰痛胁痛诸症悉除。惟语言尚不能出。予于前方中又加菖蒲钱许。一剂。睡至半夜。言语如常。)产后咳嗽。弱症之渐也。六味饮加人参主之。如兼发热。归脾汤去木香加白芍麦冬五味。吞六味丸。然须于初起时。即用此药。或有可救者。如经发散。用过凉药。不效。

带下

带下。是脾土亏损。不能摄水也。六君子汤加炮姜以实之。甚者补中益气汤加白芍半夏。久服自除。如脾土湿热下流者。六君子汤加柴胡黄芩丹皮白芍。如恼怒伤肝者。加味逍遥散加人参。亏损者。起于劳力。面色痿黄。不思饮食。脉必大而无力。且迟。腰酸。湿热者。起于饮食不节。或多嗜酒。带色必兼黄浊而浓。脉必大而有力。兼见腰酸。恼怒者。以前诸症俱无。但见面色常带红。胸中觉闷热。脉必弦数而有力。

淋症

淋症。妇女俱属肝经湿火。或小肠移热。一味逍遥散加味。(如属小肠移热者。合导赤散尤捷。)若见发热。便属阴虚。疏肝益肾汤。(胎产淋带诸症。须看薛长洲订妇人良方。近见邯郸遗稿中亦有精论。宜参之。)

痘疮

发热时。先看有痘情。然后用药。何谓痘情。必先见耳冷。尻冷脚冷。眼如含水。懒于言笑,是也。斯时投以加味葛根汤。服至见点。

升麻 葛根 前胡 桔梗 山楂 青皮 木通 荆芥 抚芎 灯心 甘草

三日后。用红花汤。

红花 蝉蜕 前胡 桔梗 山楂 木通 荆芥 抚芎 升麻 灯心 甘草

如服加味葛根汤后而不见点。是毒盛也。其症必重。若热甚。气闷。谵语。腰无力。冬月即于葛根汤加麻黄一钱。夏月加石膏一钱。甚者加至二钱。如冬月热甚。过四五日。重症已见。而舌灰白色者。亦须以石膏合麻黄用之。夏月苏叶薄荷。俱可进退用之。如见点如糠粞齐布。热甚口臭。此脾经痘也。死不治矣。

如见点三日痘已齐。而热不退。此是毒盛。危候见矣。须以凉药凉血。红花汤去升麻抚芎山楂。加生地丹皮与之。然此是干红候。百不一活。五六日已过。痘脚已齐。浆势欲行矣。服桔梗汤。

桔梗 前胡 红花 荆芥 蝉蜕 僵蚕 大力 灯心 通草

又三日。发热起顶。浓浆至矣。当和其毒。

丹皮 丹参 花粉 连翘 荆芥 木通 僵蚕

其有变白色而发痒者。气血亏也。五味异功散加白芍。以救其元气。虚甚者。加人参白术五六钱。大剂用之。自然有救。或泥于庸医发未尽而禁补。或反咎发表欠透。以致今日内陷者。此杀人之论。不可信也。信手大补。下一二剂。必然窠下浆来。生气勃然矣。即有 掐破者。亦自循皮烂臭而回生。有一种变黑者。乃毒盛变黑归肾。火盛水反制之。从其化也。非真有毒能归肾经也。要在放点时。必然部位不妙。或根窠脚地。有不如式。医者须先决。到某日。变黑归肾而死。

又有一种灰白色者。亦毒盛也。然不痒。须以当归黄连汤与之。

当归 黄连 生地 银花 花粉 大力 荆芥 僵蚕 丹皮 灯草

自行起发至顶已起矣。至第六日。当有回意。用保元汤。

人参 黄 甘草

至七八日。竟用加味异功散。加白术。

人参 黄 白芍 茯苓 陈皮 甘草 煨姜 大枣

如浆有不起。顶不充满而发痒。窠壳脱落如梅花片。下发泻者。虚甚也。五味异功散加黄木香。甚者。附子肉桂吴茱萸俱当用。

见点至回。十二日矣。斯时惟恐摧折之余。虚寒必甚。医者须谨慎将养之。切莫以为结痂在迩。不足虑也。一味加味异功散。直服至脱痂而色红。方以饮食补之。

初起时。发热一二日。便抽搐惊叫。不省人事。眼直。或闪烁无定。或舞唇弄舌鱼口角弓等症。此是心经痘也。不必慌忙。但用加味葛根汤。当此之时。痘已隐隐在皮肤间矣。细看自然吉顺。凡心经痘决稀。自起至收。只要顺序调理。决无变症。

肺经痘。见点热久。或少见咳嗽。点数不多。不过百余粒。吉多凶少。竟可不药。不过发热时。用几剂表药而已。

肝经痘。吉凶相半。然要论岁气。有岁气合者。其痘必吉居八九。凶者或有一二。吉者。发热见点起浆结痂。按日而来。其有传变者。皆属肝经。古云肝经多变是也。肝经痘。不大不小。颗数调匀。

脾经痘。最恶。发热时。必如火烙。放点时。必如芝麻。五六日。定胃烂口臭。五六日内。芝麻点内忽然发 。九日必死矣。

肾经痘。发热时。昏沉壮热。四五日。尚不见点。忽然于腰下发 。十二日必死矣。

初放点。必要在两颊间鼻上。然后看太阳部位俱有。便是吉痘。歌曰。绕唇带颊方为吉。额角眉心总是凶。有面部未见。而额下一片簇簇而来。凶痘也。不治。有面部不见。而胸脯簇簇一片。及背上簇簇一HT 先见。俱不祥。

面部一见。四肢必朗朗而来。总之。顺不嫌多。逆怕一点。即弥月小儿紧密亦何妨。但要调护得法而已。树小花多。此俗论也。

如儿小甚。不能服药。不可强与。乳母服药以过其气可也。此论道理如是。若论小儿初生。不过一点精血凝聚耳。初无饮食之毒。寒暑风露之感。根于天者吉。勿药可也。但得乳母谨慎。切戒油腻爆炙辛辣酒醋等物。勿犯污秽不洁之气足矣。时取茵陈烧之。悬酒喷胡荽于床间。以发其气。儿自安稳也。如以数日内之婴儿。亦如童子按方投药。痘虽吉而凶矣。何也。以其脏腑脆薄。未得水谷之气也。如根于天者凶。即药亦何效哉。

痘初发时。要他泻。泻一通。则痘起发几分。何也。毒传腑也。是里传表也。点一有。即禁泻。如不止而痘色渐白。面色晃晃而白。急以六君子汤。加煨姜救之。不可泥于毒未尽。而犹多畏忌也。如果毒盛而泻。则婴儿必捏 不安。口渴唇红。面色壅盛。气粗。如点不齐。不可用寒凉。只发表足矣。如齐而犹泻。虽黄连亦所必用即于葛根汤加黄连七分可也。

肚痛一症。最恶候也。未见点而痛。葛根汤加麻黄亦可。有痛而身弯不能立者。肾败矣。不治。见点肚痛。亦须发之。痘色不变者可治。起顶发浆时而痛。是虚。五味异功散加白芍。

寒战切牙。初起者。毒盛也。然切牙者多。而寒战者少。起浆之后。寒战切牙者。悉属虚。黄白术散。甚者。加煨姜桂附。

痧症

痧症。即疹子。又名 子。准绳云。痧症初起。用升麻葛根汤(散足阳明邪热)合泻白散(清手太阴邪热)其间宜加桔梗牛蒡荆芥连翘等。(兼解两经之毒也)尤为至当。次日标形。颧鼻见点多者最吉。以其清阳喜上升也。第二日葛根可去。

恶其开肌腠而干津液也。若热甚势重。前汤加白虎芩粉之类。断不可少。若服药后而热愈甚者。正毒达之故也。得大汗而毒自解矣。若略见标而不见形者。此为痧毒不透。后必防疳。宜从养阴治。甘露饮主之。必多服乃效。亦从汗解。乃屡验者。有一等小儿乳疳。一日可解。不必尽三朝九朝之说。以清火为主。兼解可也。缘小儿禀质尚弱。神气有限。如过粗工。不审虚实。发散过多。必致正气虚脱。而不可救者。多矣。有痧毒痰喘甚者。虽用石膏黄连。如水淋石。要知是痧毒痰火壅结上焦之故。宜用栝蒌霜枳壳花粉金沸草等清痰清火。如挟气虚者。加人参立应。如痰上壅盛者。可用牛黄珍珠散。痧症腹痛者。乃毒郁于阳明故也。宜服升麻石膏黄连之类。如恶毒郁于大肠者。苦梗开之。痧症多泄泻。慎勿止涩。惟用升麻葛根黄连甘草。则泻自止。

痧家不忌泄泻。泻则阳明之邪热得解。是亦表里分消之义也。

痧后泄泻。及便脓血。皆由热邪内陷故也。大忌止涩。惟宜升散。仍用升麻葛根汤。加黄连扁豆。若便脓血。则加滑石未必愈。

痧症不宜根据症施治。惟当治本。本者。手太阴足阳明两经之邪热也。解其邪热。则诸症自退矣。(痘疹两症。当参文中陈氏仲阳钱氏立斋。薛氏罗田万氏晨峰程氏东皋。徐氏改斋友氏景岳张氏。近日建中费氏。亦有宣发。皆宜详究。不可偏守一见以误世。)

升麻葛根汤

升麻 葛根 白芍 甘草

吐泻

吐泻除是明知停食受寒。方可消导如枳术二陈平胃之类。其余吐泻。乃肝木乘土而来。急以七味白术散安之。万不失一。暑月尤宜补正。吐加半夏七分。(姜汁制)泻加白芍一钱。(酒洗炒)

七味白术散

白术 人参 茯苓 藿香 木香 干葛 甘草

煨姜引。

惊症

惊病。无论轻重。一味用五味异功散。加软柴胡钩藤钩。即为外物所惊。亦是木气虚而受。切勿投抱龙镇惊等丸。(有小儿感症。初起脉细数。日久不愈。则目窜手搐。症已败矣。正寓意草所谓伤寒。非惊风也。今人动作惊治。往往致殆。不知此症与大人伤寒败症同。缘禀赋阴亏。故脉如此细数。当从六味左归治。然亦危矣。)

疳症

疳病。无论五疳虚实。一味五味异功散。加黄连木香。万不失一。若头大肚大筋青四肢独细。即黄连木香。亦不可用。一味参苓白术散主之。如疳而有虫。五味异功散。加虾蟆川连。大便必似水而焦赤无渣是也。甚至经月累年。每用五味异功散一料。加虾蟆一枚酒炙。川连五钱姜汁拌炒。(吐泻惊疳诸症。须主薛长洲订保婴全书。此则未免要而未备耳。)

五味异功散

陈皮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参苓白术散

人参 茯苓 白术 米仁 山药 扁豆 芡实 砂仁 桔梗 川连 甘草(一方有葛根)

痫症

痫症种类虽多。然其源总属手厥阴心包络火病也。大概宜以清心散主之。但要久服则有效耳。(此症丹溪断为痰火。的是千古灼见。)

清心散

青黛 僵蚕 生地 木通 黄连 辰砂 琥珀(另研)白芍 赤芍

四明治验方(予每用此及后东庄方治痫。辄验。故附存之。)

当归 生地 丹皮 青黛 黄连 羚羊角 陈皮 半夏 南星

上为末。作丸。辰砂为衣。空心白滚汤下。曾治二人甚效。

东庄治验方

桃仁(一两去油研如霜) 朱砂(五钱) 川连(一两) 礞石(稍 金色为度钱半)芦荟(五钱) 沉香(钱半) 寒水石 生黄芩 大黄(以上二两)

上用姜汁一茶杯。将大黄切片浸透。于炭火上焙干。再浸再焙。以收尽姜汁为度。各研成末。水法为丸。淡姜汤临卧时每服二钱。

发表评论